中医治疗慢性病的优势
关于西医和中医,在民间有一种说法,相信的人非常多,那就是:中医标本兼治但是见效慢,慢性病要看中医;西医治标不治本但是见效快,急性病外伤要看西医。那么实际情况如何呢?
慢性病是全世界面临的最大健康问题,就拿咱们中国来说,慢性病已经成为主要疾病。成年人有25%患有高血压,全国有2.5亿高血压患者。糖尿病人数超过1亿,糖尿病前期过多。高血脂患病率更是高达40%。再加上痛风、慢性阻塞性肺病、肾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癌症等等种类繁多慢性病,你会惊讶的发现,成年人当中完全健康的人居然是少数,大部分成年人都有一种或者几种慢性病!只是大部分慢性病患者还没有到严重的程度,看不出来是个病人而已。
慢性病控制的关键在于防危险因素、防发病、防严重疾病事件、防疾病事件严重后果、防疾病事件后复发,因此早诊早治至关重要。中医学对慢性病防治有着系统的理论知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完善的理、法、方、药体系,这也就形成了治疗慢性病很好的优势。
那么中医治疗慢性病的优势在哪呢?
1、辨证论治的个体化诊疗模式 中医学根据人体的健康状况和生命信息把握疾病动态变化,通过望、闻、问、切四种诊法,收集人体的外在信息,通过综合、分析、判断人体的整体状态(证候),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这种诊疗模式,一方面真正实现了个体化诊疗,另一方面可以早期去干预,防止疾病演变,从而达到阴阳平衡、脏腑协调的以人为本的医疗保健目标。现在中医养生、中医保健、中医治疗慢性病越来越多的展现在大众面前,这不正是中医能发展下去的原因吗?
2、整体观念和整体调节的防治手段 中医的整体观念有三方面含义:
一、人体内部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中医认为人体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沟通,气血灌注,将六腑、官窍、四肢百骸、筋、脉、肉、皮毛、骨连接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二、人与自然界是一个有机整体。自然界的变化(如季节气候、昼夜晨昏、地区方域等)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人体则相应适应自然界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三、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社会环境主要包括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行为,群体精神状态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人是社会的组成部分,社会环境因素的变动,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及变化,富贵与贫困,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体的健康状况、甚至导致疾病发生。 中医对于人体的认识,在整体观念指导下,全面动态地把握人体的生理病理信息,注重人体阴阳平衡,脏腑协调,形神统一,天人相应,继而形成整体调节的治疗理论与实践。这种整体调节的治疗方式,对治疗病因复杂,多脏腑罹患的慢性病,特别是在现代医学缺乏有效诊治慢性病严重程度的治疗中具有明显优势;这也就体现出了中医和西医分别在慢性病方面疾病诊治的一个很大的区别。 3、治未病理念的早期干预 中医治未病理念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三方面,强调重视保养身体,顾护正气,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以达到未生病前预防疾病的发生,患病后防止病情的进一步发展,疾病痊愈后防止复发的目的。治未病提倡早期干预,截断病势,在养生、保健、治疗与康复等方面采用早期干预的理念与方法,可以有效地实现维护健康、防病治病的目的;如果患上了慢性病,就应该去尽早治疗。 4、中医疗法综合干预效果显著 针对慢性病病程长、多脏器损害的特点,中医药具有简、便、验、廉、安的特点,能够更好地发挥整体调节、综合干预的优势,更适合脏腑功能减退,代谢功能较差,罹患慢性病的广大的中老年人群。 治疗慢性病是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理论指导下,系统地认识人体,针对不同机体疾病状态,建立个体化的诊疗方案,使机体逐步恢复阴阳平衡的健康状态;在治未病理论指导下,针对机体危险状态“未病先防”,减少慢性病发病率;完善慢性病防治早期干预措施,提高慢性病患者生存质量,从而减少慢性病死亡率。中医学不仅仅能治病救人,其最高目标是让天下所有的人都能健康无病,尽终其天年。所以说,医学首先当重视养生,次之才是治病的学问。
中医治疗慢性病理论与实践具有一定的优势,疗效可靠,毒副作用小,费用相对低廉,特别是注重人体功能的整体调节,激发人体的抗病能力和康复能力,有利于对病因复杂的慢性病综合治疗与康复。大力推广应用中医防治慢性病适宜技术和方法,对控制慢性病具有重要意义。
进一步了解特发性震颤怎么治疗请联系(注:三方定颤汤并不是成药,是需要医生看过患者的情况之后才能对症用药)两种治疗方式,一种是来北京面诊,医生每周六出诊一天,来北京面诊需要提前一周以上预约挂号(挂号费80元),地址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回南路9号院35号楼旁。不方便来北京的患者可以预约视频号采用远程治疗,远程就是通过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ogou11.net/fxbsl/10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