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风心病治疗 >> 治疗风心病医院 >> 正文 >> 正文

通治内外妇儿的经典名方

来源:风心病治疗 时间:2021-10-7
悦读中医每天11:30推送最新鲜的

中医药权威精品知识

喜欢,就为我标星

小编导读

逍遥散一方,想必很多人都不陌生,这个从北宋流传至今的方子是不少医生的临床常用方。为何常用?自然是它可治疗多种疾病,涉及内、妇、儿等多科。本文将为大家讲解逍遥散的临床妙用。

此方临床运用极广,也许正因为此,在方剂归类时有将它归于和解剂的,有将它归于理气剂或补益剂的,日本《皇汉医学丛书》甚至将它归于眼目门。而它的方名即注定了它是一首和解的方。因为人郁则寡欢,并且郁又可导致多种疾病,故有“一有怫郁,诸病生焉”之说。而木郁是五郁之首,木郁当顺其曲直之性以达之,逍遥散正是针对了这一病机,使郁解气达血和而还人以怡然悠然泰然的健康状态。本方出自北宋官方惠民和剂药局汇编的《和剂局方》。逍遥散方

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各一两,炙甘草五钱。

上为粗末,每服二钱,水一大盏,烧生姜一块切破,薄荷少许,同煎至七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

全方针对肝郁脾虚病机。造成肝郁的原因,一是土虚不能生木,二是血少不能养肝。肝为木气,全赖土以滋培,土虚则不生而郁,血少则不滋而枯。方用茯苓、白术、炙甘草培土;当归、白芍益营养血,配煨姜并起调和气血作用;柴胡直入肝经以疏肝解郁,加薄荷少许以助疏散条达之功。共同发挥疏肝和脾、理气调经的作用。

本方同四逆散、柴胡疏肝散相比,是有对脾土的培补和阴血的顾护;同越鞠丸比,是越鞠丸峻而此方缓,越鞠丸燥而此方润。

此方不仅适用于内科、妇科、眼科、皮肤科,因其秉一阳初生之气,符合儿童稚阳之体,故还可用于儿科。

临床治疗:两胁疼痛,头昏目眩,神疲食少,血虚烦热,寒热如疟,郁郁不乐,口燥咽干,乳房作胀,月经不调,潮热咳嗽(木火刑金),时眼赤痛、连结太阳,骨蒸劳热,以及儿童之低热神郁,纳少好哭等。

对于郁证、失眠、慢性支气管炎、功能性低热、晕厥、特发性水肿、月经不调、赤白淫闭、乳癖、青盲、暴盲、蝴蝶斑等诸多病证,均有良好的疗效。

病案举例01

频发性晕厥

罗某,16岁。无故突然昏倒断续发作3年余。初时数月至半年昏倒一次,近一年发作次数增频,及至近一个月来,每日昏迷达1~4次。发作前胸闷胸痛,心慌心跳,旋即昏迷。发时持续时间从初时的2~4分钟,增至现在的10~20分钟。昏迷时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苏醒后身软欲呕,心悸心累,后渐趋平复。医院中西治疗不效。医院做心内电生理等多项检查,无异常发现。

来诊时除每日昏迷1~4次外,纳呆,进食则胀,倦怠懒言,失眠,头昏,善太息,全身时冷时热,入睡则频唤妈妈而惊醒,月经量少。面苍白无华,六脉沉细,舌质正常。辨为肝郁脾虚,痰饮内伏,气血阻闭之厥证,处以逍遥散合礞石滚痰丸加味:

柴胡10g,当归12g,白芍12g,白术10g,甘草10g,茯苓12g,炮附片15g,香附10g,枳实10g,沉香10g,礞石15g,黄芩10g,远志10g,石菖蒲10g,大枣20g。

3剂,水煎,日服1剂。

服完3剂后,仅心慌一次,约2分钟即过,未再昏迷,头昏也止,夜能安睡。又服10剂,诸症消失,恢复上学。02

蝴蝶斑

张某,女,39岁。面部深褐黄带黑色之蝴蝶斑3年。月经长期偏少,色淡,行经前数日双乳作胀。纳少便溏,平日困倦,频叹息,心悸,面浮,头昏,眠浅,记忆力下降。面黑褐斑如巨型蝴蝶覆盖,脉细,舌质淡。三年来服中药不下剂,全然无效。辨为肝郁脾虚,久病及肾,肾亏水泛。处以逍遥散合真武汤加味:

柴胡12g,当归12g,白芍20g,白术12g,茯苓15g,炙甘草12g,炮附片20g,菟丝子20g,生姜12g,凌霄花15g,玫瑰花15g,月季花15g。

上方日1剂,水煎服。服至10剂时黑褐色变浅,服完20剂后,不仅斑色大减,而且精神转好,纳食增加。坚持服完40剂,斑色褪尽,月经正常,其余症状完全随之消失。

好书推荐

名医解读临床常用的首方子,每方在标明出处和列出组成药物及剂量后,深入剖析其药味组合的奥妙及剂量比例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明确其临床主治,一一列出其使用指征。手把手教您临床用方——

《刘方柏临证百方大解密》

点击封面进入悦医家·中医书院购买此书

扫码免费试读

本书是作者从其50多年临床诊疗中,常用的上千首方剂中精选出的首方。包括经方50首,自创方10首,时方40首。被挑选的条件,首先必须是作者常用、习用、拓展用、创新用,并久验其屡用皆效者。第二是照顾覆盖面,所选之方基本上能满足临床各科大部分病证的使用。第三是方便可行,皆无特殊制作要求和稀罕药物。全书立足于能让人“速成”这个基点,而又给人深入研究的理法。使初涉临床者,可照搬照用;谋求深造者,可作为桥梁和阶梯;而纵然久历临床自成一体者,也可试试不一样的解读和不一样的运用。

往期精彩推荐RECOMMEND

伤寒名家李克绍的治胃病六法

看懂《黄帝内经》,这样就可以

每天认识一味中药——海金沙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内容选自《刘方柏临证百方大解密》(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刘方柏著),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悦读中医(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ogou11.net/zlfxbyy/109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