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有大小,症分缓急。疼痛或者是异常,是身体给我们发出的一种警告,告诉我们这里出了问题。
秋季
心血管病高发
每逢换季,都是心血管病的高发季,初秋更是如此!
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耿召华介绍:
初秋温差变化较大,气温下降使人体耗氧量增加,为维持正常的体温,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心脏的负担也就相应增加。
另外,天气变冷能使血流缓慢,从而影响冠状动脉的血液供应,同时使血液黏稠度增高,易于形成血栓。
此外,温差的变化,可使人机体免疫细胞倦怠,抵抗力下降,易导致呼吸道感染,影响肺部通气功能,使心肌相对缺氧。
心脏报警
每个都不能掉以轻心
对于心血管病来说,疾病是缓慢累及发展起来的,但是一旦急性发作,要命就是几个小时,甚至几分钟的事!
国外最最最新的研究指出:
心脏在发病前会拉响警报,当以下这些警报出现时,务必高度警惕!
1.耳垂皱褶
耳垂皱褶和心脏病间的关系,已获医界公认。权威医学杂志《新英格兰医学期刊》刊发文章确认,耳垂皱褶可能是冠心病的一种表现。美国医学家在尸体解剖中发现凡死于冠心病者,耳垂皮肤几乎都有一条皱纹。这道耳垂皱褶在我们国家也称为冠心沟、脑动脉硬化耳褶征。
在家照镜子时可以多留意自己的耳垂,如果发现耳垂出现了对角型折痕,医院查一下心脏和血管。
2.眼皮突然长黄斑
《英国医学杂志》网络版刊登丹麦哥本哈根大学一项涉及近1.3万人的最新研究发现,上下眼睑附近长出凸起的睑黄瘤是心脏病发作等心脏问题的风险标志。
有数据显示,睑黄瘤患者多为四五十岁人群,不少都与胆固醇水平过高有关。
3.躺下时上气不接下气
心脏出了问题的一种表现是,躺着感觉呼吸困难,但坐着或半卧着时,反而呼吸更顺畅。睡觉无法平卧,轻微活动就出现上气不接下气。这样的患者就是心脏功能很差的信号了!
4.肩颈臂痛而且会转移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哪里痛就是哪里有问题,但心血管病却是例外——心脏病会发生放射性的疼痛,而且放射痛的范围很广,包括胃、下巴、肩膀、颈部、后背、左臂、左腿、牙、舌头等等部位的。
这是因为心脏缺血时将疼痛信号通过神经传递反映在水平相同的脊髓段区域,附近的器官如肩膀、脖子、下巴、手臂就在这个范围内,会感觉到痛感。
5.无缘无故的心跳加速
没有任何诱因的前提下,忽然发现自己无缘无故的心跳加速,持续时间在1分钟到10分钟之间。并且常常是在体力活动、情绪激动或过度饱餐后出现。要警惕这可能是身体发出的心梗指示。
6.不失眠却总从梦中惊醒
从来没有失眠经历,或是没发生什么刺激、焦虑的事情却毫无缘由的焦虑时,可能是心梗信号。这是由于心脏供氧不足。一些患有心脏病的患者反映心梗前几个月会突然出现极度焦虑感和失眠。
这种失眠不是像普通失眠那样睡不着,而是半夜忽然无征兆的惊醒,思绪像万马奔腾或是涌现出无法解释的恐惧感。如果不是由于压力和不愉快等事情导致的,要尽快去检查。
7.长期反复过度出汗
明明没有进行剧烈运动,却在脖子、后背、头皮、手心、脚掌大量出汗的话,可能是心脏病发作信号。
这种情况通常会持续超过一周的时间,或者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反反复复的出现,这种出汗类似感冒发热,却没有其他感冒症状。
给血管上保险
这两个方法,一个比一个牛
拍打手臂
贯通心包经
人的身体有两条与心脏有关的经络,分别是心经和心包经。心主神明,心经和神智有关;心还主血脉,主要与心包经有关。心包是心脏的护卫,能“替主挡邪”,凡是心血管方面的问题,要从心包经入手解决。
『经络位置』
?心包经的走向是从心脏出发,经过腋窝,沿手臂内侧的正中线到达指尖,途中有天池、极泉、内关、劳宫等穴位。
『方法』
?用一只手沿对侧心包经的路径,从中指尖向上沿途按揉,内关、极泉等穴重点按揉。
?如果觉得按揉比较麻烦,沿心包经拍打也能获得同样的效果。
饮食
学学日本人
好的经验不分国界,在全世界范围内,日本人的心脏状况是最好的,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资料显示,日本的冠心病死亡率仅为0.%,全球最低。在55~64岁的男性中,日本人冠心病死亡率还不到美国人的1/10。
为什么呢?科学家研究后发现,日本人的护心方法中,饮食方法最有门道!
1.天天有鱼吃
——预防心血管病,降低胆固醇
日本人从小的饮食就离不开鱼,他们每天摄人鱼克左右,吃鱼就像吃饭一样,烹煮方法多为低温煮熟、清蒸等。
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通过观察发现,每周通过吃一两次鱼摄取2克左右的欧米伽—3脂肪酸,能使心源性猝死的风险降低36%,并减少17%的死亡可能。
2.绿茶碾碎了泡
——更多茶多酚,给心脏加倍保护
绿茶是日本人的最爱,他们喝茶的方法和我们不一样,他们会把茶叶尽量碾碎,然后泡水,连同茶叶末一起喝下去。这种特有的喝茶习惯,可以摄入更多的茶多酚,对血管具有很强的保护作用。
?绿茶中含有的类黄酮具有保护血管、抗氧化、抗凝血、抗炎和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儿茶素能防止心肌细胞受损,加速心脏细胞的恢复进程。
?日本东北大学研究还发现,与一天喝少于1杯绿茶的人相比,每天喝5杯以上绿茶的男性,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风险减少22%,女性则减少31%。
3.喜欢吃纳豆
——溶血栓,防止心肌梗死
纳豆是日本比较独特的一种食物,传统的做法是,把豆子泡好,放在稻草里,然后埋在雪层下的泥土里发酵,做成的纳豆黏黏的能拉出丝。日本人吃纳豆就像中国人喝豆浆一样普通,连中小学的营养配餐里、老年人福利院中都少不了纳豆。
?研究证实,纳豆中的纳豆激酶能“溶解”血栓,防止心肌梗死、脑梗死等疾病。
?此外,纳豆还富含大豆异黄酮、锌、钙与维生素K,不但能补充雌激素,改善更年期症状,还可以预防骨质疏松。
4.口味轻
——预防高血压,远离心脏病
有统计显示,日本人平均吃盐量还不到中国人的一半。对于各种食材,他们喜欢生吃、凉拌、水煮、清蒸,拒绝重口味。
?吃盐多是非常有害的,盐摄入过多,最直接的结果就是高血压。研究发现,吃得太咸,不仅容易导致血压增高,还会加重心脏负担,引起心血管疾病。
?美国心脏协会指出,年全球有万例心脏病、中风和其他心脑血管相关疾病致死案例,可能与钠盐的过量摄入有关。
5.饮食结构“三五七”
——代代相传的保健秘诀
所谓“延寿三五七”,就是说饮食上要做到,三高、五低、七分饱。
『三高』
?高蛋白:高蛋白主要来源于谷类粮食、水产品、豆类及其制品的的植物性蛋白,和深海鱼的蛋白。
?高纤维:是指较为粗糙的蔬菜水果等。
?高质鲜度:这个概念跟天然食品更加相近,尽可能吃些新生产出来的食品,少吃加工食品,吃加工品要注意食品保质期限。
『五低』
?低脂肪:每人每天摄取脂肪不要超过膳食总热量的15%~30%。
?低盐分:每人每天摄取的盐分以不超过6克为度。
?低糖分:少吃不含营养素的游离糖(白糖、红糖这种纯糖,而从食物中去获取糖类)。
?低胆固醇:指每人每天食用的动物性食品中胆固醇含量以不超过克为好。
?低刺激性:食物的口味总体很清淡,油、盐、佐料等都很少。
『七分饱』
?是说晚餐不要吃太饱,在还想继续吃的时候离开餐桌。
心脏是生命的发动机,它比任何一个器官的负担都重,是我们最应该保护的一个器官。
天气一天比一天凉,赶快提醒身边的朋友们,记住心脏发出的这些警报,别耽误了宝贵的救治时间!
觉得不错底部点赞支持小编吧推荐精彩内容医院教授:别把衰老当病治,老而少病就是健康!点此查看
耳朵的秘密,太惊人了!速看~点此查看
文末福利
本文由“健康长寿之家(ID:csjkzj-)”编校发布,部分内容参考自:健康时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欢迎分享,如需合作请后台留言。本文建议配方、方法为基本方,具体请遵医嘱。
↓↓点击阅读原文,阅读长寿秘籍↓↓
健康生活由您掌控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ogou11.net/fxbbszl/1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