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基层医师公社
特约撰稿人:陈泉峰
案例:王先生是单位退休干部,72岁,虽已过古稀之年,但平常总是衣着整洁,言谈举止温文尔雅,对人和蔼可亲。但最近街坊邻居发现王先生一反常态,不仅衣冠不整,而且说话颠三倒四,对人凶得很,跟平常简直判若两人。跟他聊天稍不如意就大吵大骂,大家都认为老王患上“精神病”了,于是赶快通知其家人,去医院做了全面检查,结果发现甲状腺功能异常,T3、T4均增高,TSH小于0.01mol/L,诊断为“甲亢”,给与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后,王老师精神症状慢慢恢复正常了。
甲亢是内分泌科常见病之一,也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慢性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很重要。众所周知典型的甲亢症状有甲状腺肿大、突眼、心悸、易激动、多食易饥、消瘦、怕热、易出汗等。
然而遗憾的是,具体到每个患者并不一定所有的症状都具备,就像上述病例中的王先生,看上去一系列精神异常的表现很容易被误诊为“精神病”,正因为甲亢的症状和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很多患者尤其是老年人群存在不典型的症状或者只是以一种症状比较突出而容易被误诊为其它疾病,以致贻误治疗。宣传力度的不够,使基层医生亦或是甲亢患者对其了解还远远不及糖尿病。
据文献报道,甲亢误诊率极高达80.8%。为此,笔者将临床容易误诊的另类“甲亢”加以归纳,希望能够对广大基层医生和甲亢患者有所帮助。
1.腹泻型甲亢有些甲亢患者以腹泻为突出表现,大便一天数次甚至十余次,溏便或稀水样便,无明显腹痛、无脓血。这种患者常易被误诊为急胃肠炎、慢性炎症性肠病、痢疾、消化道肿瘤等。
所以凡是遇到长期腹泻、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为首发及主要表现者,注意有无消瘦与食欲增加并存,经有关检查排外消化道疾病且抗感染疗无效者,不能只考虑消化系统的疾病,还应高度瞥惕甲亢存在的可能,要作甲亢的有关检查以免误诊。事实上以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为首发及主要症状的病例临床不在少数。
2.心脏病型甲亢甲亢时心血管系统的异常表现可达85%。一般认为甲亢性心脏病的发病率占甲亢总数的5%-10%。甲亢性心脏病(简称“甲亢心”),指的是在甲亢的基础上出现心律失常(房颤多见)、心脏增大、心力衰竭等一系列心脏病表现,是甲亢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多见于40岁以上患者。严重的甲亢心不仅使病人丧失劳动力,而且危及生命,甚至猝死。
患者常表现为心律失常、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心绞痛或心肌梗塞等。老年人易误诊为冠心病、肺心病。特别是伴有房颤的患者可能会误用胺碘酮这个含碘制剂会导致甲亢心的病情加重,年轻患者易误诊为风心病、心肌炎等。
3.重症肌无力型甲亢甲亢患者中有3%-5%的人伴有重症肌无力,可在甲亢症状出现前后发生,也可同时发生,在治疗甲亢后可以有所好转。甲亢性重症肌无力表现为全身肌肉极易发生异常的疲乏无力。最早影响眼肌,出现、眼睑下垂及复视(即眼皮如打瞌睡样睁不开,视物时将一个看成两个)。
以后逐渐引起吞咽困难、进食时呛咳、说话不清且带鼻音、咀嚼无力等,这些症状常晨轻而暮重,如午睡片刻,则下午可有明显改善。
4.肝病型甲亢当发生甲状腺功能亢进时,容易波及消化系统,表现为肝脏肿大、肝功能异常,偶伴黄疸,有时候表现为稀便、排便次数增多。患者以消化道症状来诊,检查结果提示肝功能异常,我们要注意不要忽略患者的一般情况如有没有体重减轻,情绪有无异常等,避免把甲亢误诊为单纯性肝炎。
5.低热型甲亢约有半数的甲亢患者以长期低热为主要表现,体温常在37.5℃-38℃之间,其它甲亢症状不明显,常伴有心悸、心率快,易被误诊为其它引起低热的疾病,如结核、风湿热、伤寒、尿路感染等。这种低热型甲亢多见于青年女性。
所以对于原因不明的长期低热,特别是伴有心率明显增快的人,应进一步检查甲状腺功能。
6.精神异常型甲亢部分甲亢患者可以神经精神症状为突出表现。表现为神经过敏、注意力不集中、性情急躁易怒、坐立不安、失眠,甚至出现狂躁、幻觉等精神症状。这些患者常被误诊为神经官能症、精神病、更年期综合征等。所以当病人出现精神异常时,一定要排除甲亢的情况,以免误诊误治。
7.淡漠型“甲亢”多见于老年患者,症状是淡漠、神情恍惚、嗜睡、少言少动、乏力、反应迟钝,甚至出现神志模糊乃至昏迷,似乎与甲亢应有的亢奋症状自相矛盾,常被误认为是“老年痴呆”或是“抑郁症”的表现而被忽视。消化系统常表现为厌食、体重下降。大便次数增多者较少见,而便秘者多。
所以,凡遇到精神状态异常、伴有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食欲减退等症状的老年患者,别忘了进行甲状腺功能的检查以排除“淡漠型甲亢”。
8.突眼型甲亢甲亢患者中50%-70%的人眼球突出,有些甲亢患者以突眼为主要表现,而且双侧眼球突出不对称,往往一侧、更明显,眼睑及眼眶周围都肿胀,眼结膜充血水肿。由于眼球突出,眼睑不能闭合,角膜长期暴露在外,易发生角膜溃疡,炎症感染。
浸润性突眼的轻重程度与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程度无明显关系。在所有眼病中,约5%的患者仅有浸润性突眼而临床无甲亢表现,将此称为甲状腺功能正常的GD眼病,该类患者尽管临床上无甲亢表现,但多有亚临床甲亢,TSH水平降低,这些患者常常先就诊于眼科而且易误诊为眶后部肿瘤。
9.皮肤改变型甲亢部分患者以反复发作的荨麻疹或皮肤色素改变为首发症状而就诊皮肤科。反复发作的荨麻疹常与自身免疫功能有关。而甲亢目前普遍认为与自身免疫功能相关,很可能是诱发荨麻疹的反复发作的因素之一。
5%GD患者可有典型局限性粘液性水肿,多见于小腿胫前下1/3部位,有时可延及足背和膝部,也可见于面部上肢等,初起时呈暗紫红色皮损,皮肤粗厚,以后呈片状或结节状隆起,最后呈树皮状,可伴继发感染和色素沉着,常与浸润性突眼同时或之后发生,有时不伴甲亢而单独存在时容易误诊其他皮肤疾病。
10.震颤型甲亢老年性甲亢患者;有的因末梢神经兴奋而出现肌肉细颤,手脚“发抖”;有的全身乏力,行走困难,甚至不能站立,上厕所等需要借助手扶或他人帮助,偶尔会突然摔倒。有些患者长时间在脑和神经系统方面寻找病因,常与老年性震颤相混淆。
参考资料:[1]肖爱梅.24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误诊分析[J].当代医学,,(27):41-42
[2]赵滨.不典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20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14):89-90.
[3]李志杰,张文书,张国平.老年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16例临床误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1):-
[4]宁光内分泌学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09:91-96.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ogou11.net/zlfxbyy/19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