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
甲胎蛋白(AFP)是肿瘤标志物中的一项,它是一种糖蛋白,主要在胎儿肝中合成,正常情况下,正常人血清中甲胎蛋白的含量尚不到20μg/L。AFP是目前诊断早期肝癌的最好的血清标记物,在大约80%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中AFP都会升高。但是并不是所有的AFP升高都由肝癌引起,
AFP升高还常见于以下一些情况:
1.其他恶性肿瘤:
除原发性肝癌外,大约有50%的生殖腺胚胎肿瘤患者也会出现AFP升高,其他少数如胃癌、肠癌或是肺癌中也可能出现AFP升高。
2.非恶性疾病:
如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新生儿肝炎,还有其他疾病,比如肝损伤、充血性肝肿大、先天性胆管闭塞、畸形胎儿等也可出现AFP升高,一般增高幅度较小,持续时间也不长。
3.孕妇:
一般在怀孕3个月后可能出现甲胎蛋白明显升高,到7-8月孕妇母血中AFP量就达到最高峰并相对稳定。产后3周左右AFP会慢慢下降,恢复正常。
4.新生儿:
新生儿也会出现甲胎蛋白的一时性升高,因为甲胎蛋白是胎儿的正常血浆蛋白成分,是胚胎早期的主要蛋白质,胎儿出生约两周后甲胎蛋白从血液中消失。
2转氨酶升高不代表就是肝病?解读
大家都知道,转氨酶是反应肝功能的一项重要指标,在体检时一般都要做这项检查,通过抽血化验检测肝功能的转氨酶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就是我们常说的谷丙转氨酶,另一种是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谷草转氨酶,正常人转氨酶是0—40U/L。有人以为,转氨酶高了就是得了肝病。实际上,转氨酶只是临床上常用的检查肝脏功能的一项指标而已,很多情况下转氨酶水平正常与否,并不能代表肝脏功能好坏。也就是说,转氨酶高并不表示肝脏一定有问题,转氨酶正常也不表示肝脏一定没有问题。如果这两个数值明显升高,一般情况下表示肝脏有损伤,但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除了乙肝、丙肝等病毒性肝炎外,其他很多疾病都能引起转氨酶增高。
主要还有以下情况:
人体内许多组织都含有谷草转氨酶,比如心肌炎和心肌梗死都可能使谷草转氨酶升高;如果有胆结石等胆道梗阻性疾病,可能因为淤胆而使血液中转氨酶水平升高;对于一些看起来没什么大病的人来说,还有可能因为长期酗酒导致酒精肝,或饮食结构不合理导致脂肪肝,而造成转氨酶高。
另外,健康人的转氨酶水平在剧烈运动、过度劳累或者吃油腻食物等情况下也可能会出现转氨酶一过性增高。如果在检查肝功前一晚加班工作、没睡好觉,或是体检前进食早餐,都有可能会影响检查的准确性。
建议
肝功能检查要空腹进行,前一天晚上的饮食尽量清淡,别饮酒,检查前避免剧烈运动,以保证检查结果的准确性。检查出现转氨酶异常,不要着急,尽早到肝病科明确升高的原因,再采取对应的治疗方案。
3弥漫性肝病?好吓人!解读
B超检查是医生最常用的肝病影像学检查技术,它能诊断的肝胆系统疾病很多,但报告的结果用的是医生的语言。病毒性肝炎、脂肪肝、肝纤维化等慢性肝病在整个肝脏的分布相对一致,B超显示都会提示肝脏弥漫性病变。而肝血管瘤、肝囊肿、肝癌都属于肝脏局部的占位性病变。弥漫性肝病意思是告诉医生,被检查者没长肿瘤、囊肿等占位病变。一些年龄较大的中老年人,肝脏内部稍微粗糙一些,在B超检查时光点反射就会强一些,报告也会提示弥漫性肝病,许多患有弥漫性肝病的人其实肝功能正常,不用治疗。
建议
别被报告中的弥漫性肝病吓着,肝病是否严重,要看包括肝功能等许多指标,并结合临床表现才能确定。
4肝囊肿,还好几个!解读
肝囊肿这个名字的确吓人,实际上,肝囊肿就是肝里的“水泡”,它是一个肝脏良性病变,既不会恶变成癌症,也不会对身体造成很大的影响,但这个名字确实让人听着害怕,许多人因此频频就诊、咨询。
大多数人体检过程中发现的肝囊肿既无不适,也不会造成肝功能失衡,可能是肝内某个胆小管因炎症、结石、外伤等原因出现堵塞,引起胆汁滞留而成。还有一部分患者是先天性肝囊肿,主要是由于胚胎时期肝内胆管或淋巴管发育异常造成的。
建议
肝囊肿通常生长速度缓慢,有的长期不变,如患者囊肿较小,最大直径不超过3cm,没有临床症状,通常不需处理,定期监测就行。如果出现肝囊肿生长过快或者囊肿过大,需要去外科做进一步检查。
5脂肪肝到底用不用治?解读
肝脏是人体的营养中转站,吃下去的食物被消化吸收后顺着血管到达肝脏,经过肝细胞的处理,转变为其他器官能够利用的物质,再输送到全身。若吸收的脂肪超过了肝脏的处理能力,便会沉积在肝细胞内。
广义的脂肪肝,包括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我们平时所说的脂肪肝,指的就是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脂肪肝不仅损害肝脏,还常常伴随糖脂代谢异常,对全身组织、器官都会造成影响。虽然脂肪肝的进展缓慢,但不加节制的话会转变为脂肪性肝炎。根据目前统计的数据,脂肪性肝炎患者15年内肝硬化发生率高达15%~25%。但脂肪肝又是可逆性病变,尤其是目前大多数患者都属于轻度的单纯性脂肪肝,这时是不需药物治疗的,通过饮食调节,并配合适当的运动,可以使细胞内沉渍的脂肪逐渐减少,肝功能恢复正常。
建议
如果仅是B超发现脂肪肝,其他指标没有异常,一般可判断为单纯性脂肪肝,这是最佳的治疗阶段,不需要特别的药物治疗,通过改变生活方式,“迈开腿,管住嘴”,就能彻底改变脂肪肝的进程;如果肝脏中不仅有脂肪含量增加,并且已出现炎性细胞浸润,出现了肝功能异常,或者出现肝区(右侧肋下)不适,乏力,厌油等。在这个阶段,除了单纯性脂肪肝的生活方式改变的治疗外,还要辅助以药物治疗;第三种情况,有的人出现了肝硬化的临床表现和血生化指标的改变,如出现乏力、纳差、腹胀、双下肢水肿及肝硬化腹水等并发症,这部分人需要住院治疗。
小编提醒:体检中还有一些病是听着很严重,但大部分不用治的!痔疮——几乎人人都有俗话说“十人九痔”,据调查,25岁以上的人群,70%~80%有痔疮;40~50岁的人群,90%有痔疮。痔疮其实就是“血管性肛管垫”。排便困难、排便次数过多或过少、久坐的人,都容易引发痔疮。痔疮的症状主要是出血、脱垂、疼痛、肛门异物感。
一般来说,本身“火旺”体质的,饮食不当、熬夜而“上火”或脾虚体弱的人较容易长出痔疮。只有出现合并出血、肛脱垂、疼痛等症状时,才能称为病。如果确实已影响工作、生活时,才需要治疗。只要平时无症状,完全可以不用治疗。
你有问题咨询?
89%的男性朋友在有排尿问题或前列腺疾病时,都有咨询过我们。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您只需在对话框输入您的问题即可,几秒内就会有专业的医生给你回复,6句话就能帮你分析解答。点我,点我!
往期文章回顾(点击即可浏览)前列腺炎患者需要坚持治疗!别忘了告诉前列腺炎患者!
最伤肾的3大行为,第一名是它,你还在犯么?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ogou11.net/fxbzlff/77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