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7日晚20:30左右,丽水市中心体育馆内一位正在跑步的青年男子突发意识丧失,倒地心脏骤停。在现场锻炼的人群中幸亏有多家医护人员在场,大家立刻联手抢救,施行紧急胸外心脏按压,一旁的市民连忙拨打“”急救电话。医院院前医生接到急救电话后,救护车迅速在12分钟赶到现场后接手生命救援,医院上班的医生、护士做好抢救病人的准备。救护车一路奔驰,院前医生一路持续予以胸外心脏按压,20:58医院。上班的医务人员接过病人后,发现男子室颤,给其心脏电除颤3次(J),持续胸外心脏按压,约9分钟后,在急诊科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一系列的抢救及药物治疗,病人恢复自主心率,意识逐渐转清。目前该男子已送入重症医学科进一步治疗。
事发抢救现场
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宁易平说,病人情况基本稳定,上午拔掉插管后就可以与家属说话了。病人很幸运,当时有医护人员在现场,为急救车迅速到场接手急救赢得宝贵的时间。同时建议爱运动的市民,平时锻炼不要过于剧烈,要循序渐进,防止因骤然锻炼而引发意外伤。据男子家属转述,男子现年26岁,曾当过兵,身体健康。可不知怎么的当晚在体育馆跑了三四圈就倒下了,他们非常感激施救人员救了男子一命。
急救中心抢救现场
急救为人人,人人为急救,全民普及急救知识非常必要,只有学会了急救知识,才能帮助更多有需要帮助的人。
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梅益斌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运动的人渐渐多了起来,但参加运动者也要注意锻炼的潜在风险:对中老年人,尤其有心血管疾病基础的,运动时要带上备用药以防突发事件。对年轻人来说,建议运动量以舒适为宜,不可逞强,不宜激烈和持久,不要一开始就进行很大动作的运动,要循序渐进。激烈的运动不仅会消耗大量的体力、精力,而且极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心脏病发作往往发生在运动中,激烈运动会加大心脏负担,严重者会出现心脏缺血、心律失常、甚至心性猝死。运动时如果出现胸闷、心悸、胸痛等情况一定要停下来休息3~5分钟,如果还不能缓解的话,医院作进一步检查。
阅读链接这些人容易猝死!
请注意请注意!
一女高中生突然倒地猝死,一名22岁的大三男生在踢球时与世长辞,一民警在执行任务时突发心梗,抢救无效死亡,年仅52岁。从花季少女到天命民警,猝死几乎涵盖了大部分的年龄段,且已经开始蔓延到年轻人身上。
医院心脏中心主任季乃军指出:近年来,青年人心脏病猝死频繁发生,精神压力过大是第一外因。压力大使交感神经长期处于高压状态,极易出现冠状动脉痉挛、心律失常而猝死。此外,不良生活习惯,饮食结构不科学、高脂肪、高热量、高蛋白摄入过多,不运动,抽烟喝酒,疲劳、熬夜等都会对心脏造成伤害。尤其是年轻人,往往会忽视对健康的 在不同年龄段,青少年猝死病因不同。医院心内科主任梅益斌介绍说:在12岁以下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和原发性心电疾病占主导,18岁以上的成年人则以心肌病、冠心病和心律失常为主,竞技性运动员可能以肥厚型心肌病、冠状动脉畸形及心律失常为主。资料显示在相同的年龄组中导致猝死前五位的病因分别是不明原因猝死(26%)、冠心病(20%)、肥厚型心肌病(14%)、左室肥厚(10%)、先天性心脏病(9%)。因此应该根据病因进行治疗和预防。
部分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在发病前往往没有任何明显症状,等到发生的那一瞬间则为时已晚。所以,很多人都是在死后才被查出有先心病。
心肌炎是一种严重的后天性心脏病,部分患者从发病到死亡有时不过短短的十分钟,心肺复苏的黄金急救时间很短,大约只有4分钟,所以急救成功率较低。
最常见的心肌疾病包括扩张型心肌病和肥厚型心肌病。由于心肌病起病缓慢,最初患者常没有自觉症状,容易产生误诊、漏诊,所以由心肌病造成的猝死很少能早发现。
措施:把握黄金4分钟
由于猝死多数发生在家中或日常活动中,因此现场救护非常重要。猝死发生时,主要表现是意识丧失、惊厥、抽搐、心跳呼吸停止。抢救越快越好,分秒必争,如在4分钟内进行抢救,大约有50%的人可以存活。
梅益斌提醒,一旦有人出现心脏猝死,除了要马上打求救之外,正确的抢救步骤为:首先将病人就地平躺,大声呼唤,如果发现病人没有意识也没有呼吸,要立即心肺复苏:进行胸部按压,每分钟次,同时捏住病人的鼻子,进行口对口的人工呼吸。每按压30次,人工呼吸进行2次,一直坚持到急救人员到场。
中年猝死日积月累酿大祸
与青少年猝死不同,医院心内科主任梅益斌介绍说,中老年猝死的原因多是饮食环境、生活节奏、心理压力等外界因素长期积累的结果。
尤其是一些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长期的紧张劳累,生活不规律,加上肥胖导致的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等代谢紊乱,已经累积了很多的潜在危险因素。
此外,男性长期吸烟和饮酒,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而心脏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引起猝死的重要原因之一。过度紧张劳累、情绪激动、大量吸烟饮酒、寒冷饱餐等常常也是急性心肌梗死或者猝死的诱发因素。
措施:坚持体检查隐患
梅益斌指出,坚持体检可及早发现心脏问题,如血脂高、血压高、血粘稠度高等都会引发猝死。此处,彩超、24小时动态心电图等也可做到早期发现心脏疾患。
如果出现阵发性心慌、胸闷和晕厥等症状,应及时就诊,如有心肌病家庭史,则更要注意定期进行一些常规检查,以早期预防发生猝死。
长期高盐、高胆固醇饮食者,工作压力大等都是心血管病的易发人群,这些人除要戒烟限酒外,还要定期进行专门的心肺功能方面的体检,排除潜在的心血管病。
↓科室专家介绍↓
心血管病学
心血管病学在心脏急危重症、疑难杂症的诊断、抢救与治疗方面经验丰富。对恶性心律失常、顽固性心力衰竭、心肺复苏、急性冠脉综合症(ACS)等疑难危重疾病有娴熟的诊治和抢救能力。心脏的介入治疗起步早,项目多,技术成熟,目前已经开展的介入治疗技术包括经皮选择性冠脉造影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如冠脉支架植入术)、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房缺、室缺)介入治疗,单、双腔永久型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心室再同步治疗(CRT)、经静脉或经食道心脏临时起搏、经静脉或经食道心脏电生理测定、心脏瓣膜球囊扩张成形术、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选择性肾动脉造影和球囊扩张成形术诊治肾性高血压、周围血管介入溶栓治疗,达到省内先进水平,部分达国内先进水平。
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余篇,省级以上学术会议交流余篇,余篇被中国医学文摘系列摘录。其中《肺心病心脏恶液质综合征62例临床分析》、《肺心病心脏恶液质综合征患者的T3、T4、TF水平及其临床意义》等23篇论文获省科协和人事厅优秀论文2-3等奖,《硝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胰岛素和血糖的影响及其意义》获丽水市人民政府自然科学一等奖;完成科研项目4项,其中《硝苯啶对原发性高血压糖酯代谢的影响》和《心脏病恶液质综合征诊治探讨》二项获市科技进步奖。完成国家级协作项目3项,《-年全国高血压病防治普查》和《全国新生儿缺陷监测》获国家级科技奖。
学科带头人:
(丽水市绿谷特级名医)大内科主任、心脏中心主任、心内科主任医师、温州医学院内科学教授,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委员和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委员、省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分会委员、省心血管病分会起搏器治疗组副组长、省心血管病介入沙龙委员、中国生物遗传工程浙江省心脏学会常务委员、中国生物遗传工程浙江省起搏与电生理学会常务委员、丽水市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主任委员、丽水市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副主任委员,荣获省人才、省先进科技工作者、市中青年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市人才、市首批名医、首届市“特级绿谷名医”。
医院进修心血管介入治疗,是我市开展心血管介入治疗最早的医师。8年和9年作为访问学者分别到澳大利亚和美国短期学习。在心血管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等方面(包括高血压、血脂紊乱、冠状动脉及相关疾病、各种类型心律失常以及冠心病、先心病、风心病的介入治疗)用先进的诊断和治疗技术为患者提供服务。开展的心脏起搏器植入例数居全省前茅。公开发表论文余篇,30篇获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1篇获市政府自然科学一等奖,2项获市科技进步奖。参编了《心血管疾病发病机理和病理生理学进展》等七部著作。曾连续五次获得丽水地区科学青年奖,及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拔尖人才、市十大优秀青年、市首届名医、省先进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专家门诊:周一、二全日
主要专家:
心内科主任、主任医师,省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分会委员、省心血管分会青年委员、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分会委会、省康复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委员、市内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医院进修心血管内科一年,4年在北京进修心血管介入诊治技术半年,9医院挂职半年。主持本院心血管介入诊治工作,擅长心脏起搏、冠脉造影、冠脉支架植入、射频消融术、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等心血管介入技术,对心血管疑难危重疾病有丰富的诊治和抢救经验。
专家门诊:周三上午
心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医院心血管科进修一年,医院进修起搏与电生理介入手术半年。对心血管疑难危重疾病有丰富的诊治经验,擅长心脏起搏器植入、各种心律失常(房颤、房扑、室早、室上速等)射频消融、先天性心脏病封堵介入治疗,参与冠脉造影、支架植入等工作。开展高血压/心力衰竭等疾病的系列研究,多篇论文获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
专家门诊:周五全日
心内科主任医师。擅长内科疑难、危重病的诊治及抢救,在本市最早建立心血管内科,电击起搏治疗严重心律失常填补了丽水市空白。现长期出诊高血压门诊。
专家门诊:周一至五全日
心内科主任医师。擅长内科疑难、危重病的诊治及抢救,对心导管技术和心血管疑难危重疾病有丰富的诊治和抢救经验。负责科室教学工作。
专家门诊:周五全日
心内科主任医师。熟悉心血管介入技术,是本院心内科开展心脏起搏、冠脉造影、冠脉支架植入等工作的骨干成员。对心血管疑难危重疾病有丰富的诊治和抢救经验。
专家门诊:周四全日
心内科副主任医师。医院心内科进修一年。对心血管疑难危重疾病有丰富的诊治和抢救经验。熟悉心导管技术,参与心脏起搏、冠脉造影等工作。在省级以上杂志公开发表论文近20篇,曾获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
专家门诊:周三全日
心内科副主任医师,年毕业于浙江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医院进修心血管内科一年,9医院进修心血管内科半年。
熟悉心血管药物学治疗,擅长冠心病、心律失常诊治。对心血管疑难危重疾病有较丰富的诊治和抢救经验。熟悉心脏起搏、冠脉介入等心导管技术。在省级以上杂志公开发表论文5篇。
专家门诊:周二全日
心内科副主任医师、在读医学博士。医院进修心血管疾病心电生理和起搏技术一年。对心血管疑难危重疾病有较丰富的诊治和抢救经验。擅长心律失常诊治。熟悉心导管技术,擅长心脏起搏、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心律失常工作。已经过正规培训,擅长起搏器程控管理工作。先后发表3篇文章。
专家门诊:周一全日
来源:浙江新闻宣传科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ogou11.net/fxbsszl/5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