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0日8日全国高血压日来临之际,医院心脑血管疾病专家陶恩友分享防治高血压如何饮食“忌口”。
在国家卫计委发布《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关于我国居民慢性病状况中有一项报告显示,年全国18岁及以上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5.2%,高于冠心病、糖尿病等其他慢性疾病。
控盐两个重点钠盐的过量摄入是高血压的独立发病因素之一,根据目前居民饮食特点,控制钠盐摄入应着重在两个方面。
1减少餐馆饮食隔三差五地“上馆子”吃饭,已经成为现代都市生活的一种常态。家庭烹调用盐可以自己控制,在控盐勺、社区健康宣传等政府调控方式的作用下,家庭烹调用盐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是,餐馆烹调则存在不可控性,为了吸引顾客,让食物更加美味,重口味几乎已经成为“习惯”,盐和味精、酱油等的使用量几乎都会超标。因此,建议大家尽量减少外出就餐的次数,点餐时少选重口味、重盐的菜式,多喝白开水。
2警惕加工食品中的“隐形盐”有些人平时饮食的口味并不重,烹调用盐也不算多,外出就餐也不多,却还是存在钠盐摄入过多的问题。这类人往往是忽视了加工食品中的钠盐。事实上,除了腌制食品中会使用较大量的钠盐之外,大多数加工食品中都含有钠盐,包括一些甜味食品,如蛋糕、面包、曲奇、薯片、话梅、奶油瓜子等,往往是用盐和糖共同调味的,使口感更加柔和,却也在无形之中增加了钠盐的摄入量。平时喜欢吃加工食品的人群要注意,要么少吃加工食品,要么进一步减少烹调盐的用量。
饮食有“忌口”高血压常常与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并存,如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肥胖、糖尿病等,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尤其重要,因为动脉硬化也是高血压的直接致病因素之一。
因此,在饮食方面还要注意控制脂肪、糖的摄入量,并控制总能量的摄入。在饮食种类的选择方面,其实是有“忌口”的:少吃油炸、油煎的食物,少吃肥肉、动物皮、动物内脏等脂肪、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少吃甜饮料、碳酸饮料等含糖量高的食品;少吃奶油蛋糕、冰激凌、各种派、曲奇等含反式脂肪酸的食品。虽然这些食物不是绝对禁止,但要做到有所“忌”。
高血压也是一种生活方式病,与饮食的关系密切。在防治高血压的措施之中,饮食也是重要环节之一。
陶恩友陶恩友中西医结合主任医师
毕业于大连医科大学,医院急诊室主任,从事医疗临床、教学工作四十余年,事迹已选入《辽宁省卫生系统专家名人录》、《中国当代医药界名人录》,年获全国医药界精英奖。近来治疗俄罗斯患者疾病,颇受欢迎。擅长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脑出血后遗症,脑拴后遗症,短暂性脑缺血,眩晕症,高血压病,高脂血症,高粘滞血症,冠心病,心率失常,风心病,肺心病,心肌炎及老年性退行性心脏瓣膜病,以及胃肠疾病,免疫系统障碍、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疑难杂症。
出诊时间:周二至六全天二楼二诊疗区三诊室
======大连医院=====
大连医院公众平台账号:神谷中医
咨询
官方网址:北京哪里白癜风看的好白癜风去哪里治疗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ogou11.net/fxbsszl/17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