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提出,阳气衰微,虚阳浮越,或为烦躁不得眠,或为格阳、戴阳,或为破汗大出。干姜附子汤证之“昼夜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和通脉四逆汤证之“其人面色赤”,皆属此类。
王好古总结为:“假令身体微热,烦躁面赤,其脉沉而微者,皆阴证也。身微热者,里寒故也。治者不看脉,以虚阳烦躁,误以为实热反于凉药,则气消成大病矣。《外台秘要》云:阴盛发躁,欲坐井中,宜以热药治之。仲景少阴证,面赤者,四逆加葱白汤主之。”
张景岳指出:“虚火之病源有二,盖一曰阴虚者能发热,此以真阴亏损,水不制火也。二曰阳虚者亦能发热,此以元阳败竭,火不归元也,此病原之二也”。同时,又对阳虚火浮证指出了分类:“一曰阳戴于上而见头面咽喉之间者,此其上虽热而下则寒,所谓无根之火也;二曰阳浮于外而发热于皮肤肌肉之间者,此外虽热内则寒,所谓格阳之火也;三曰陷于下而见便溺二阴之间者,此其下虽热而中则寒,所谓失位之火也。
”张氏还提出了阳虚发热的治疗原则和经验:“若以阳虚发热,则治益宜火,益火之法,只宜温热,大忌清凉。第温热之效速,每于一二剂间,便可奏效……治宜温补血气,其热自退,宜理阴煎、右归饮、理中丸、大补元煎、六味回阳饮之类主之。此所谓益火之源也,又曰温能除大热也。”
阳虚火浮的症状
阳虚火浮在临床上呈现出两组相反的症状:一是肾阳虚,是疾病的本质:面色白光白或黧黑,腰膝酸软,形寒肢冷,尤以下肢为甚,神疲乏力,男子阳痿、早泄、精冷,女子宫寒不孕,性欲减退,或见便泄稀溏,五更泄泻,或小便频数、清长,夜尿多,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尺部尤甚等症状,如果临床上单纯出现上述症状,阳虚的辨证并不为难;二是虚火,是疾病的假象,如《景岳全书·火证》所云:“寒从中生,则阳气无所依附而泻散于外,即是虚火,假热之谓也”。
临床上有轻重之分。轻者虚阳上越,虚火上冲,症状偏于头面五官局部诸疾,以口舌生疮、牙痛齿浮、喉痹喉痛、头痛眩晕、口渴咽燥等症为主;重者虚阳外越,症状偏于全身,以发热、发斑、面赤、肿块、汗出等症状多见。临床上虽然常表现为寒热错杂,但仔细鉴别还是容易区分的,如发热或自觉发热,反欲盖衣被,触之胸腹无灼热;面色浮红如妆,非满面通红;神智躁扰不宁,疲乏无力;口渴但不欲饮或喜热饮;咽痛而不红肿;脉浮大或数,按之无力;便秘而便质不燥,或下利清谷;小便清长或尿少水肿,舌淡,苔白等。
阳虚火浮的机理
肾阳对人体起温煦、激发和推动的作用,是全身阳气的根本。肾阳虚衰,闭藏功能下降,真阳不能潜藏于肾宫,浮越于外,另外,阳虚温煦失职,阴寒内盛,逼阳浮越,两者都会引起阴阳格拒的变化。拒格的阳气可向上浮越,向外浮张,引起格阳、戴阳等证,阳气郁积之处,可引起各种热象,成为典型的浮火表现。张介宾指出“阳虚者亦能发热,此以元阳败竭,火不归原也。”
而其表现则有以下形式:一是下焦阴寒太盛,虚惫之阳气被格拒于外而表现为内寒外热之象,《伤寒论》少阴篇之通脉四逆汤证的手足厥冷,脉微欲绝,或下利清谷,但“身反不恶寒”为其典型表现,此种身热乃阳浮于外而发于皮肤肌肉之间,张介宾称其为“格阳之火”;二是虚阳被格拒于上,浮越于头面咽喉而表现为下寒上热之象,症见颧红面赤,咽痛,烦躁,口渴。
此乃阳戴于上而见头面咽喉之间,张介宾称其为“无根之火”;三是肾司二便,肾阳有蒸腾气化的作用,肾阳虚,气化失司,津气不行,症见小便清长,大便稀溏,此乃虚阳离其本位所致,张介宾称其为“失位之火”。
无论何处之热象,皆为元阳虚衰为其根本。但并不是阳虚一定会产生虚阳上浮的表现,只有在阴寒极盛,真阳极虚的情况下才会产生这种阳虚火浮的表现,这是一个重症、危症,再进一步发展就要出现阴阳离决,所以笔者根据阳虚的程度由轻到重分为阳虚阴寒、阴盛格阳、阳虚欲脱三个阶段,其中阳虚阴盛阶段表现一派虚寒之象,临床容易鉴别;阳虚欲脱阶段,乃精气离决的边缘,其人虚弱的表现也不会难区分;而本文讨论的阳虚火浮就是阴盛格阳阶段,包括虚阳上浮和虚阳外越两个方面,由于症状上寒热错杂的迷惑性,容易被人错辨。
阳虚则阴盛,阳虚则寒,在肾阳虚之后,机体阴寒之邪自然偏盛,随着阳虚的加重,阴寒也随之愈发亢盛,阴盛逼阳于外,浮阳游离就出现了虚阳浮于上、外,阴盛于下的寒热错杂局面。而肾阳虚衰,温煦、气化失职,导致阴寒内盛,水湿、痰浊、瘀血形成,这些病理产物停留于何处就在何处表现出症状。
阳虚火浮的治则
虚火在性质上不同于一般之火,“得湿则炳,遇水则燔”,故在治疗上应“以火逐之,则焰灼自消,炎光扑灭”,应用益火法和引火法,即温肾壮阳,阳气壮才能吸火归原,使真阳闭藏于坎宫;引火归原,浮游之真火才能下归于肾。正如清代何梦瑶曰:阳虚火浮“乃因其在上之热,而直探其在下之根言之。病既根于下,则不可以治上者治之矣……火虚而治以寒凉,是益助其下焦之寒,火愈被逼而上浮矣。
”程国彭指出:“其阳不足而火上炎者,引火归原以导龙入海,此内伤虚火之治也。内伤之火,虚火也……得水则炎,故不宜直折……是此虚火可补而不可泻……内伤之火,以补为清。”又说:“肾气虚寒,逼其无根失守之火,浮游于上,当以辛热杂于壮水药中,导之下行。所谓导龙入海,引火归原,如八味汤之类是也。”《医学衷中参西录》指出:“论喉证原有因下焦虚寒迫其真阳上浮致成喉证者,宜治以引火归原之法,洵为见道之言。”可见温补肾阳,引火归原才是治疗此类火病的正法。虽然以引火归原为主,但根据配伍原则及病症中产生的病理产物,还要兼用滋阴药和利水药。
阳虚火浮的处方用药
肾阳虚火浮治以温肾助阳,引火归原,选用肾气丸加减,《医方论》说:“附桂八味,为治命肾虚寒之正药,亦导龙归海之妙法。”张景岳亦说:“又有寒药治热病而热不愈,反用参、姜、桂、附、八味丸之属而愈者,此即假热之病,以热从治之法也,亦所谓甘温除大热也。第今人之虚者多,实者少,故真寒假热之病为极多,而真热假寒之病则仅见耳。”方中附子和肉桂用量加大,为温肾壮阳,引火归原之主药。附子回阳补火,通行十二经,其作用迅猛急烈,能追复散失欲绝之元阳,前人称它能“救阴中之阳”。
《本草汇言》曰:“附子,回阳气,散阴寒,逐冷痰,通关节之猛药也。诸病真阳不足,虚火上升,咽喉不利,饮食不入,服寒药愈甚者,附子乃命门主药,能入其窟穴而招之,引火归原,则浮游之火自熄矣。”用肉桂代替桂枝,因肉桂的作用和缓浑厚,能补下焦肾中不足之真火,善引上浮之火下归于肾,以息无根之火,因此前人称它能“救阳中之阳”,如《本草汇》云:“肉桂,散寒邪而利气,下行而补肾,能导火归原以通其气”。
总之,肉桂、附子辛甘大热,气厚而下行通肾,峻补下元真火,能引上浮之虚火下归于肾,使之复入其宅,这是疾病的本质,所谓治病必求于本;干地、山萸、山药滋阴益精,补阳药中配伍滋阴之品有两层含义:肾阳是受肾阴制约的,即所谓火在水中。只有充足的肾阴制约肾阳,这个阳才能在下焦起到温化的作用,不致浮越,单用桂、附这样的热药补阳就会伤阴。
补阳伤阴之后,没有阴的制约,就不能安居在下,就要妄动。这样不但达不到补阳的目的,而且还造成了阴阳更虚的后果。一是因为补阳而灼耗了阴液,重用补阳药而轻用滋阴之品,妙在制约补阳药之辛热燥烈之性;二是因为补阳必须补阴来保持二者的平衡;茯苓、泽泻、丹皮的配伍有两方面的含义
一是泄利水邪,肾阳虚衰,不能化气利水,所以水湿内停,产生各种水邪;二是降泄通阳,引诸阳药冲破阴寒直入坎宫,正如《医宗己任编》中说:虚阳上浮,“欲纳之复归于宅,非借降泄之势,不能收摄宁静”,故用茯苓之淡泄,以降阴中之阳,泽泻之咸泻,以降阴中之阴,丹皮之苦寒,导湿泄热,利用“三泻”的降泄之势,使浮火直达于下,复归于坎宫,而发挥其温煦、生发之生理作用,达到阴平阳秘的生理状态。
文源:医品阁
精彩文章回顾
很实用的表格:阴阳虚实鉴别表
什么是真正的中医-3-再谈阴阳辨证的价值
门纯德:是否懂得了阴阳,是衡量这个中医成熟不成熟的标志
一个气血阴阳并调的方子,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统统补足
张仲景:阴阳平衡是养生的基本
张仲景:阴阳平衡是养生的基本
阳气阴气的制造和流通是如何的??
一阴一阳谓之道,懂阴阳,方可以成为大学问家
民间高手的33个体会(内含六经、阴阳、伤寒经方)
郑钦安核心:认病捷要、阴阳辨证、用药金针
八字命理:“阴阳、动静、虚实、明暗”!
古佚经方:阴旦汤、阳旦汤(阴阳旦汤理解经方)
经方高手的六经辨证真传(附阴阳辨证16字诀)
阴阳学说的魅力,《黄帝内经》来解读!
庄子:天地有官,阴阳有藏
何为精气,何为阴阳,读完此文你就明白了!
范英志:从阴阳的角度聊星座,你一定没听过...
从“节气”开始,认识阴阳五行六气
论“阴常不足”和“阳常不足”
这些古代养生茶您值得拥有:延年益寿、调摄阴阳
关于“阳化气,阴成形”的思考
阳虚长斑,阴虚长痘,肾虚......
揭秘中医思想之谜——阴阳五行(上篇)
揭秘中医思想之谜——阴阳五行(下篇)
阳化气,阴成形,阴平阳秘百病不生
罗大伦:聊聊表里与阴阳
“阴盛阳衰”怎么治?扶阳学派的复兴!
肾虚分阴阳,调理各有方
蔡长福论扶阳:冷了就扶阳,扶阳必然耗阴!
肿瘤的本质是阳气不足、阴寒积聚
真人真事:一位阴阳眼人惊心动魄的轮回经历
阴阳的互根互用
郝万山:你的体质是属阴还是属阳?
中医论疾病的传变:阳实→阴虚→阳虚→阴实
倪海厦论治癌:阳气不足,阴实则死
李可老中医阴阳之辩
一桶冷水让两夫妻从此阴阳相隔……
为什么着凉反而会发热?从阴与阳的对立统一告诉你身体的一些变化是怎样产生的
倪海厦论治癌
阳气不足,阴实则死
如何理解《黄帝内经》中所谓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阴阳”如何诊断疾病的“虚实”呢?
如何用中气之升降平衡阴阳-黄元御大师
一招辨别肾阳虚和肾阴虚
如何辨别阴虚和阳虚
肾虚分阴阳,调理各有方!
顺应阴阳气化是四季养生的奥秘
体质决定命运?《内经》阴阳二十五人,你是哪一类?
郝万山:三阴三阳的含义(入门中医必读,深入浅出,清晰透彻)
生命节律:阴阳的本性
如何理解《黄帝内经》中所谓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中医名家王凤岐:候鸟式养生,别让阳气在奔波中损耗,养生当顺应自然规律
“阳气不足,阴邪内生”是生癌之本
新冠肺炎:护住阳气,方能守住性命
“真武汤”“四逆汤”大揭秘……(阳气/扶阳)
“扶阳”药物的巨大作用,在于温通十二经络,而非补肾阳
扶阳食疗大法(收集齐全)
李可老中医:论癌症治疗的思路(扶阳治癌)
刘力红:中医强调平衡,为什么我们总是强调扶阳?
蔡长福论扶阳:冷了就扶阳,扶阳必然耗阴!
万病不离寒气,中医治本之道是:扶阳、散寒、祛瘀
“阴盛阳衰”怎么治?扶阳学派的复兴!
李可:谈治未病兼论扶阳的运用问题
扶阳思想的理论核心
拜读李可老中医的扶阳思想(风心病肺心病冠心病)
肿瘤的根治:扶阳、散寒、祛瘀
“扶阳”药物的巨大作用之续-由成都人怕"麻黄"想到的
扶阳思想的核心与运用
扶阳核心是扶正而非温法
从姜桂附看扶阳理论的应用
李可:谈治未病兼论扶阳的运用问题
刘力红:运用扶阳理路的思路
阳气不足,百病生!用它不仅扶阳养生还能治感冒!(大家都在用)
肿瘤的根治:扶阳、散寒、祛瘀
论癌症治疗的思路(扶阳治癌~)
价值连城的补肾扶阳大法(值得收藏)
几分钟的“推墙操”和“滚背操”,生发阳气、锻炼全身
《黄帝内经》:为什么要补阳气?怎样补?
翟双庆
中成药里的“纯爷们儿”-治阳气不足
著名中医学家吴附子,治病精髓原来是这样!
大黄附子增味汤寒热互济开郁结
这些年,我们吃错了多少药?(六味地黄丸、附子理中丸)
附子,毒药变良药的神奇蜕变
这些年,我们吃错了多少药?(六味地黄丸、附子理中丸)
李翰卿:附子的6种用法和8项使用注意
大黄附子知柏功过论-吴昌衡
经典的火神派风格,你知道吗?9位中医名家用"附子"的心法
麻黄附子细辛汤,原来还可以这样用!
附子理中丸治疗冠心病
国医大师郭诚杰附子、川乌、草乌应用经验
附子理中丸,专治阳气不足
何药可以代替附子?
归脾丸、补中益气丸、附子理中丸、参苓白术丸的异同和药效比较
《伤寒论》“附子汤”
麻黄附子细辛汤及温胆汤临床应用(实用)
四逆汤去肾寒,附子理中汤去脾寒,小青龙汤去肺寒……
附子用不好是毒伤身害命,用的好回阳救逆,蒲老附子临床经验总结!
仲景如此喜用附子,你发现他配伍的规律了吗?
附子用不好是毒伤身害命,用的好回阳救逆,蒲老附子临床经验总结!
97岁妇科老中医首次揭秘:两种食物我从来不吃!(附送子汤)
倪伯时医师谈炮附子中毒
顽固性咽炎特效方:麻黄附子细辛汤
孩子鼻梁上的青筋怎么回事?(附诊疗方法)
附子用法概论(乌头子根)
中药里面的肿瘤克星:附子、南星、半夏
后世中医谬论多,事实理论都证明半夏瓜蒌不反附子
难得的资料,一位名医“附子”的应用体会(徐仲才)
吃东西不光吃的是物质,食物本身有神、气、质的区别!
一位女中医的愤怒控诉:中国孩子身体为什么这么阴寒?
有一种锻炼法,可让人人活过岁(国家体育总局力荐)
贺普仁:眼睛模糊,视力不好?教你一招恢复视力
陈士铎推荐效方:磨翳丹(治疗胬肉攀睛)
中医治疗美尼尔氏病八法
薛志成
“大筋软短,小筋驰长”汇解(附医家观点和病案)
冬天不想脑梗、心梗,千万远离三物,常饮二种水,做好一件事!
游泳会伤阳气,引发多种疾病?听听中医怎么说
几分钟的“推墙操”和“滚背操”,生发阳气、锻炼全身
《黄帝内经》:为什么要补阳气?怎样补?
翟双庆
中成药里的“纯爷们儿”-治阳气不足
阳气产生于脾,根于肾,萌芽于肝(补阳方法大全)
耗尽你阳气的,正是这些行为,一定要戒掉!(附增加阳气最有效的方法)
升发阳气还是改变命运的好方法
附子理中丸,专治阳气不足
万病皆损于一元阳气
黄帝内经:不懂何为"精气",病难断,命难长!(说透阴阳玄机)
人体阳气由强到弱的过程,就是疾病发展的过程
现在很多年轻人都是阳气不足
南怀瑾老师
刘力红:冬三月要养藏,否则阳气受伤害而百病生
卢崇汉:阳气的重要性
现在很多年轻人都是阳气不足
南怀瑾老师
刘力红:中医强调平衡,为什么我们总是强调扶阳?
卢崇汉:阳气的重要性
卢崇汉:人体如石磨,阳气是动力
大医卢崇汉:早衰缘于阳气损耗
养生就是养阳气
李可:阳气不到的地方就是病!
"阳气不足,阴邪内生"是生癌之本!
拍手养生法:拍手震动阳气,效果惊人
老中医李可
从阳气理解抑郁
伤阳气的西药,你一定要知道!
万病不离寒气,中医治本之道是:扶阳、散寒、祛瘀
寒容易伤阳气,湿也容易伤阳气,两者有什么区别?
生命即是一团阳气,养生与治病的关键就是养阳!
全阳为仙,全阴为鬼,道家阳气与养生(推荐)
宁事温补,勿事寒凉-吞噬现代人阳气的10大恶习
阳气是人身上最好的治病良药,可现代人80%阳气不足
几百例癌症中医体检,发现个惊人的共同点!这些西药一直在伤阳气!
身体恢复阳气的秘诀
“阳气不足阴邪内生”是生癌之本
阳气不足百病生,如何补充人的阳气?
中医认为没有阳气就没有生命(大师李可讲阴阳)
身体恢复阳气的秘诀
阳气不足百病生,如何补充人的阳气?
阳气不足,原来是因为债主太多了
积累阳光、驱除阴气
==========END==========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广告是系统随机配发,我们无法详细控制、选择。请您切勿购买任何动物制品、肉食。不要买渔猎、捕鸟的器具,拒绝杀生。不要玩杀人游戏,杀人游戏与实际杀人果报基本相同;不要看色情文章,万恶淫为首,邪淫是轮回和灾祸的根本。因果报应,如影随形。切记!
为人父母者,不知医为不慈!为人子女者,不知医为不孝!
找不到好中医?不如自己学中医!
本号菜单中,有完整的入门系列,视频系列.欢迎大家学习.
学习古中医,伤寒论经方传承
厚德载物!草木金石仅除身病,正己培德方祛心魔!
祈愿: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人无病厄,富贵康宁;长寿好德,善始善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ogou11.net/zlfxbyy/9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