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风心病治疗 >> 治疗风心病医院 >> 正文 >> 正文

肺动脉高压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来源:风心病治疗 时间:2017-10-10

参照计划,今天开始进行呼吸系统的复习。

我们采取的复习计划,是以「抓大头」的策略进行编排的,即首先复习考试所占分值相对较高的内容,所占分值相对较少的部分靠后复习,或者适当放弃。所以我们的计划中并没有包含所有考点,要想了解所有考点,可以看考试大纲。如果你的复习时间较多,则推荐在这个计划的基础上,自己复习我们没有讲到的内容。废话不多说了,来看今天的内容。

肺动脉高压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专业综合-呼吸系统疾病-肺动脉高压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本考点主要是COPD的拓展考点,一般会顺着COPD出题,同时本考点与肺性脑病、酸碱失衡、心衰等关系较为密切,只要复习好相应的考点,本考点就不难学习,应着重掌握肺动脉高压的形成机制。建议再次复习COPD相关内容。

肺动脉高压

一、概述

1.任何原因导致肺动脉压力异常↑;

2.血流动力学诊断标准:①海平面②静息状态下③右心导管测量平均动脉压(mPAP)≥25mmHg;

注:曾有「隐性肺动脉」这一概念,指未表现出症状,但右心导管测量mPAP,静息时≥25mmHg,运动时≥30mmHg;

二、病因、分类和发病机制

1.按病因分类:

(1)动脉性(PAH);

(2)左心疾病所致;

(3)肺部疾病和(或)低氧所致;

(4)慢性血栓栓塞性;

(5)其他;

2.原发性与继发性的分类发病机制:

(1)原发性/特发性:遗传、免疫炎症、肺血管内皮功能异常、离子通道病;

(2)继发性:所有相关内容见肺心病;

三、临床表现

1.症状:呼吸困难、胸痛、头晕/晕厥、咯血;

2.体征;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有赖于辅助检查;

1.右心导管检查:mPAP≥25mmHg,确诊标准;

2.急性血管反应试验:应用短小扩管药(前列环素等)后mPAP下降≥10mmHg,且mPAP下降到≤40mmHg为阳性;

(二)鉴别诊断:除外继发性肺动脉高压;

五、治疗

1.药物治疗:

(1)扩管药:钙通道阻滞剂(CCB)、前列环素、NO、内皮素受体拮抗剂、磷酸二酯酶-5抑制剂;

(2)抗凝:首选华法林;

(3)其他;

2.氧疗;

3.心肺移植;

4.健康指导;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1.急性肺心病常见于急性大面积肺栓塞;

一、流行病学

1.常继发于慢支、COPD;

2.患病率:农村>城市,老年>青年,吸烟者>不吸烟者;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病因

1.支气管、肺疾病:特别是COPD;

2.胸廓异常;

3.肺血管疾病;

4.其他;

(二)发病机制

1.肺动脉高压的形成机制★:

(1)肺血管阻力↑的功能性因素:

①缺氧:1°缩管物质↑;2°平滑肌细胞膜Ca2+通透性↑→肺血管平滑肌收缩;

②高碳酸血症、呼酸:血管对缺氧的收缩敏感性↑;

△注:在几个机制中,功能性因素的地位最重要,它不但是多数继发性肺动脉高压的最早的发病机制,也常常因此继发其他的机制;

(2)肺血管阻力↑的解剖学因素:

①引起血管炎→管壁增厚、管腔狭窄闭塞;

②肺气肿→肺泡内压↑→毛细血管管腔狭窄闭塞;

③肺血管重构;

④血栓形成;

(3)血液黏稠度↑血容量↑;

2.心脏病变和心力衰竭:肺动脉高压→右心心排出量↓→右心室扩大、右心衰;

3.其他重要脏器损害;

三、临床表现

(一)代偿期

1.症状;

2.体征:原有肺疾病体征,肺动脉高压体征(P2>A2),右心室肥厚体征(三尖瓣收缩期杂音/剑突下心搏增强);

(二)失代偿期

1.呼衰:详见呼吸衰竭;

2.右心衰竭:体循环淤血体征(心大、肝大、下肢水肿、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辅助检查

1.X线:可有「残根征」;

2.心电图:可有支持右心室肥大的相关改变;

3.超声心动图;

4.血气分析:失代偿期可有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

5.血液化验;

6.其他;

(二)诊断:胸肺疾病史+临床表现+辅助检查;

(三)鉴别诊断:

1.冠心病;

2.风心病;

3.原发性心肌病;

五、治疗

1.控制感染;

2.控制呼衰:合理氧疗是降低肺动脉高压的关键(可解除发病机制中肺血管阻力↑的功能性因素,故可一定程度上逆转疾病);

3.控制心衰:利尿、强心(注意洋地黄类药物的用药指征)、扩管,详见心血管系统心力衰竭;

4.防治并发症:

(1)肺性脑病:肺心病死亡的首要原因;

(2)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纠正缺氧、解除CO2潴留为主,其他多可在缺氧、CO2潴留纠正后恢复;

(3)心律失常:房性早搏、阵发性室上速(特别是紊乱性房速),可有房扑、房颤;

(4)休克;

(5)消化道出血;

(6)DIC;

(7)深静脉血栓形成;

5.护理。

年执医真题回顾

男,69岁。反复咳嗽、咳痰、喘息20年,加重2周,嗜睡1周。无发热、咯血。既往吸烟30年,每日约1包。查体:T36.8℃,BP/95mmHg,昏睡状,口唇发绀,颈静脉充盈,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双肺可闻及哮鸣音和细湿啰音,心率次/分,P2A2,双下肢水肿,病理征(-)。该患者肺动脉高压形成的最主要机制是

A.缺氧、CO2潴留致血管收缩

B.原位血栓形成

C.肺毛细血管静水压升高

D.肺小动脉结构重塑

E.血红蛋白浓度升高

A

相关内容见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虽然五个选项的机制均有提到,但以A最为重要,同时也是为什么在治疗时要说明「合理氧疗是降低肺动脉高压的关键」。

========丁香园执考助手========

=====ou=====

↓↓







































福州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ogou11.net/zlfxbyy/7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