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风心病治疗 >> 治疗风心病医院 >> 正文 >> 正文

风湿性心脏病的特点及死亡原因分析

来源:风心病治疗 时间:2018-3-8

风湿性心脏病(RHD)是风湿热后所遗留下的心脏病变,以心脏瓣膜病变为主,是我国主要的心脏病之一,为了清楚阐述风湿性心脏病的特点以及患者死亡原因,本文对我院住院的84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进行研究。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择年1月到年12月住院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在18~47岁之间,平均岁。男39例,女45例。病程10~30年。

所有患者符合RHD的诊断标准。其中,心功能I级34例,II级42例,III级8例。根据主要临床表现进行分类:轻度紫绀14例,肝大13例,活动后胸闷及心慌21例,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17例,中度紫绀12例,下肢轻度凹陷性浮肿7例。

12猝死定义

根据WHO所制定的猝死的定义进行判定:在原身体健康或在原疾病好转稳定时突然发病于即刻或6h内死亡者。所有患者死前3天到1周有心电图记录,测过血

清钠、钾、钙、氯、尿素氮、尿酸和肌酐。

13统计方法

采用Excel和SPSS进行统计分析,采用x!s进行描述。

2结果

21临床特点

根据风湿性心脏病的临床特征分类:单纯二尖瓣狭窄21例(占%),二尖瓣关闭不全28例(占%),主动脉瓣关闭不全19例(占%),主动脉瓣狭窄6例(占71%),二尖瓣狭窄合并主动脉关闭不全7例(占83%),二尖瓣关闭不全合并主动脉狭窄3例(占36%)。

大部分二尖瓣狭窄患者在心功能代偿期体力活动不受限制,也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失代偿期容易出现心律失常,表现为心悸气促,咳嗽,阵发性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端坐呼吸,胸痛,吐泡沫样痰,或咯血。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患者早期症状较轻或无明显症状,随着病变程度加重,表现为心悸、乏力、呼吸困难,胸痛,咯血。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早期一般无明显症状,可见心悸,面色苍白,累时气促;随着病情进展,可表现为头部动脉搏动感和心前区不适感,晚期患者可出现咳嗽,咯血,呼吸困难,甚至心绞痛。主动脉瓣狭窄患者早期病情轻或无症状,随着病情加重表现为乏力、呼吸困难。

可发生眩晕、咳嗽、咯血、呼吸困难;晚期症状进一步加重,容易出现心绞痛、心力衰竭,导致猝死。

2.2瓣膜病与死亡的关系

84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中,死亡21例,死亡率为%。死亡者中,以联合瓣膜病导致死亡为主,10例联合瓣膜病中死亡7例,死亡比例为%,其中7例二尖瓣狭窄合并主动脉关闭不全中死亡5例,3例二尖瓣关闭不全合并主动脉狭窄中2例死亡。死亡率第二位的是二尖瓣疾病,共死亡10例,死亡比例为%,其中21例二尖瓣狭窄中死亡4例,28例二尖瓣关闭不全死亡6例。死亡率相对最低的风湿性心脏病属于主动脉疾病,共死亡4例,死亡比例为%,其中19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死亡3例,6例主动脉瓣狭窄死亡1例。

23死亡原因

导致风湿性心脏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为心力衰竭、栓塞、猝死。从数据看,21例死亡患者中,心力衰竭导致的死亡7例(占%),栓塞导致的死亡6例(占

%),猝死导致的死亡4例(占%),心律失常导致的死亡2例(占95%),心梗及心源性休克导致的死亡1例(占48%),奎尼丁样晕厥导致死亡1例(占48%)。

3讨论

风湿性心脏病主要累及40岁以下人群。风湿性心脏病主要累及的心瓣膜是二尖瓣,一般认为占所有风湿性心脏病的50%左右。本研究中,二尖瓣病变占%,与以往研究相比类似。病变的瓣膜表面容易生出串珠状单行排列的疣状赘生物,一旦赘生物机化,容易导致瓣膜纤维化,并形成瘢痕,从而导致瓣膜狭窄和关闭不全发生。在引起风湿性心脏病的诸多病变类型中,二尖瓣疾病所占比例较高,一般认为单纯二尖瓣狭窄占风心病的25%,本例中单纯二尖瓣狭窄导致的风湿性心脏病占%,与以往研究相同。导致风湿性心脏病死亡的病变主要是多瓣同

时受累,其次是二尖瓣病变和主动脉瓣病变,本研究也得出类似结论。从死亡原因看,心力衰竭是主要死因,其次是栓塞和猝死。

综合以上分析可知,风湿性心脏病以侵害二尖瓣为主,多瓣同时受累是导致患者死亡的最主要病因,心力衰竭是死亡的最主要表现。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中科皮肤病医院
北京白癜风手术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ogou11.net/zlfxbyy/24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