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风心病治疗 >> 风心病中医治疗 >> 正文 >> 正文

广播剧医师日记之片段心殇

来源:风心病治疗 时间:2020-12-16

广播剧

心殇

版本2

版本1

策划

竹笛陈连红艺晗

主办方

北美亚洲国际大舞台

协办方

醉茶听雨

作者

姜尼

改编

艺晗

导播

阿楠

后期

竹笛阿楠

人物及演播:

旁白

竹笛北国周继圣莫汶

姜医生

高勇

张姐

连红

张母

艺晗

旁白:故事发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大批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返城后的时期。

1.旁白女1

张姐是个老知青,四十多岁。早年下乡去的是北大荒,艰苦的环境下患了风湿性心脏病,因治疗不及时,逐渐发展为慢性心衰。好在那时她有一个相爱的兵团战友李哥,在她痛苦的时候给了她莫大的精神安慰。后来按照政策她可以返城了,李哥暂时没有获得返城名额,一对恋人就这样在北大荒依依惜别,双方约定,张姐先回城好好治疗心脏病,治好了就结婚,然后李哥再慢慢调入城里。张姐回城后花了好长时间才在街道的纸盒厂找到一份工作,一转眼快五年了。张姐中等个儿,眼睛挺大。二十多年的疾病把人折磨成皮包骨,面色灰暗;不过从她的样貌依然可以推想她年轻时是个漂亮的女人。

2.旁白男1

张姐是个老病号,每年都要到心脏科住些日子。有时候是抗肺部感染,有时候是纠正心衰,有时候是纠正房颤。张姐人挺好,特别温和善良。由于张姐是最典型的风湿性心脏病,也是我们教学实习的最好病例。每次医学院的学生见习或实习都要听张姐的心脏杂音。有时候一大圈年轻医学生围着,每个人都拿着听诊器反复听,张姐总是特别耐心,从来不着急;而且一遍一遍地给学生们讲病史。有时候医生们都觉得张姐太累,就把学生们支走。

3.旁白女2

张姐人缘挺好,由于是老病号,科里几乎所有的医生护士都认识张姐,也没有人叫张姐的大名,谁都叫她“张姐”。

4.旁白男2

今天张姐又住院了,这次主要是双腿肿,肚子脹得厉害。今天轮到姜医生值班,将张姐收治入院,问过病史,查体发现张姐的双腿很肿,一按一个坑,肝脏,脾脏都大,腹水很多。

5.姜医生

我对张姐说:“看来您是右心衰了,恐怕得住几天院了”。张姐很明白,道:“

6.张姐:我知道”。

7.旁白女1

于是姜医生给张姐开了强心利尿的药物,改善心脏功能,促进体液排除。

8.旁白男1

今天上午查房的时候,护士正好来送药,姜医生发现张姐把送来的地高辛掰开,放了一部分在一个小瓶里,那个小瓶子里面似乎还有药。医生想那个小瓶里应该也是地高辛。地高辛是最常用的强心药,但是也很危险。稍有不慎,会引起中毒,致各种心律失常,危及病人生命。张姐好像自己在攒药。就对张姐说:

9.姜医生:

“强心药一定要小心,遵医嘱,千万注意,很容易中毒的”。

10.张姐:“我知道,我会准确到小数点的”。

11.姜医生

“那个大药片最多也就掰四瓣,你怎么能很准确呢?”

12.张姐:“我可以把药化到水里,然后用量筒喝药”。

13.旁白女2:真是老病号,所谓久病成医。

14.旁白女2:经过几天的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张姐的腹水下去很多,腿也不怎么肿了。今天各种化验检查结果都回来了,胸片上张姐的心脏已经很大了,已经到了风心病的晚期,姜医生感觉张姐恐怕日子不太多了。

15.旁白男2:今天值夜班,晚上例行要看一圈病人,当姜医生查到张姐时,发现张姐正在织毛衣。张姐手挺巧,也挺快,毛衣已经有个样子了。姜医生看了一眼,问张姐,:

16.姜医生:“张姐,您给谁织毛衣呀?”

17.张姐:“给我爱人!”

18.姜医生:“您不是没结婚吗?”

19.张姐:“他是我们兵团的战友,等我病好了,我一定要和他结婚”

20.姜医生:“怎么没见他来过呀?”

21.张姐:“他肯定会来的!等我这次出院了,我就去做手术。我知道我的心脏不行了,我知道有一种手术,从肩膀上取一块肌肉下来,把我的心脏包起来,然后在那片肌肉上放个起搏器,我的心脏就有劲儿了。医院的钱主任能做。我这次心衰一纠正,就去找钱主任做手术.”

22.姜医生:祝您好运!”

23.旁白女1

张姐谢过后,飞快地织着毛衣,眼光却不时盯着门口。姜医生知道张姐一直在等那个心中的爱人来看她,也不知道她得等多久。张姐说的那个手术很贵,张姐的家境大家都清楚,全靠一个退休的老娘支撑着。她的身体能够等到可以做手术的那一天吗?

24.旁白男1

这两天张姐的腿又肿起来了,而且晚上经常因为气短而憋醒,有时候晚上必须坐着才能缓解症状。张姐的心衰已经累及左心了,医生们又给她加大了药量。大家都很清楚,张姐的心脏已经衰弱得没有什么力量维持循环了,这己经是风心病的末期,各种药物都已经不起效果了。

25.旁白女2

今天又是夜班。凌晨2点,张姐突然喘起来了,大汗淋漓,人坐在床边,双腿掉在床沿下,费力的呼吸着。病人是急性左心衰,肺水肿,须立即对症处理,否则坚持不了多长时间的。强心药,大剂量的利尿剂顺着静脉流入病人血循环,增加血管扩张药以尽可能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脏负担。

26.旁白男2

张姐的心脏已经对各种药物都不敏感了,所有的药物都没有产生希望的效果,她的呼吸越来越困难,但是仍然双手紧紧握着那件没织完的毛衣,两眼紧紧盯着门口,眼神中充满着期盼,还不停地喘息着问每一个进到房间里的人

27.张姐:“你看到李哥了吗?他是我的爱人,他是瘦高个儿,相貌很男人,就像日本影星高仓健,他可能找不到病房,如果见到了,一定把他带到我身边啊,一定啊,谢谢了!。”

28.姜医生:我知道她不想离开这个世界,她是在拼尽最后的一点力气,等她的爱人到来。考虑到她的时间不多了,就让护士通知她的母亲来交待病情,顺便了解一下她的爱人是否可以来见她最后一面。

28.旁白女1:张姐的母亲70多岁了,早年守寡,一人拉扯一儿一女,儿子比张姐小三岁,没有去插队,大学毕业后去了上海。老人家经常来看女儿,来了都带着女儿最喜欢吃的食物。但是因为身体不好,这两天没来,医院电话,医院,急匆匆走进姜医生的办公室。

29.姜医生:“张母您好,请坐!今天叫您来有两件事,第一是想跟您谈谈您女儿的病情,您知道她的病情已经到了末期,所有药物都不起作用了,她的身体状况也无法承受手术的风险,希望您有一个心理准备。第二是想请您协助,满足她最后的愿望,请她的爱人来看她一眼,她为爱人织了一件毛衣,一直紧握着不放手,她是在等他啊。”

30.张母:“谢谢姜医生的贴心关怀。关于她的病情,我早就知道她快熬不过去了,她的病拖得时间太久了,看着她痛苦,我也痛苦啊!我想请求医生,在她的最后时刻,尽量让她舒服地离去,不要让她太难受了。关于您说到的她的爱人,不瞒您说,两年前,我让我的儿子去了一趟北大荒,了解到她爱的那个李哥在她离开后第二年就回到了上海,已经跟一个上海姑娘结婚了,李哥是独子,我女儿不能生育,他这么决定我能理解,可是我不能告诉女儿啊,她的心脏承受不了这个刺激。好久没有李哥的音讯了,她一直不死心,总是织毛衣,还让我帮着寄出去,我都藏在家里,有十几件了。”

31.旁白男1:听罢张母一席话,在场的医务人员全都神情悲戚,一时无语。张母起身道谢后,走进病房看望女儿。看到女儿苍白的脸和费力地端坐着大口喘气的样子,张母心如刀绞,强作欢颜地走到女儿身边,握住女儿的手。

32.张姐:“妈妈,我好难受,我怕快不行了,我放心不下你啊,弟弟不在身边,您身体又不好,以后怎么办啊?弟弟明天到吧?我也想他啊。妈妈,李哥有没有给家里来电话啊?他的这件毛衣还差收边了,要是我来不及织完,妈妈,您帮我织完好不好?”

33.张母:“孩子啊,放心吧,妈妈一定帮你织完,交给他,告诉他你有多爱他。”

34.旁白女2

第二天凌晨,张姐的心脏停止了跳动。死的时候,右手紧攥着毛衣,左手握着毛衣针,头歪在一边,朝着门的方向。张姐走了,带着她的爱,她的遗憾离开了人世。或许在最后一刻她还想着她和她的李哥来生还会相爱相守吧。

35.旁白男2

张母很快就办好了张姐的死亡证明,将张姐的遗物乱七八糟地放在一个大网兜里,张姐织的那件毛衣被揉成一团压在了脸盆底下。张母说,要把女儿给李哥织的所有毛衣都和她一起火化,希望她在另一个世界里找到幸福,不再痛苦。

36.姜医生:“张姐是我送走的许许多多病人中的一个,可是却让我久久不能忘怀。她的不幸,她的善良,她的执着和她的爱强烈地冲击着我的心,愿她的灵魂在天国得到安息。”

後記

本剧是根据姜尼的小说《医师日记》中张姐的片段改编的。作者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經醫學院八年的艱苦學習,於九十年代在醫學院的附屬醫院開始臨床醫師生涯。這一段做臨床醫師的歲月,是作者非常愉快而且難忘的經歷,後因生活的困境,被卷入出國潮,從此臨床醫師的歲月成了作者隱在心底最深的痛。《醫師日記》是一部自傳體紀實小說,當然不僅僅是作者自己的經歷,也穿插著很多當年醫院同事的故事。這些都以作者的身份加工成日記的形式記錄了下來。我们今天将其中一小片段改编成广播剧的形式展现出来,希望大家了解一个普通病人的痛与爱。

▼更多精彩推荐,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ogou11.net/fxbzyzl/966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