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络上,一些人将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爱尔兰和希腊合称为“欧盟五小猪”。然而,实际上意大利和西班牙的情况远没有那么糟糕,爱尔兰的高科技产业发展亦颇为不俗,真正面临困境的仅仅是葡萄牙和希腊。
先不提希腊,我们来看看葡萄牙,这个曾经海上霸主的国家,如今却成了西欧最贫穷的国家,这是为何呢?
葡萄牙的殖民历史
葡萄牙在大航海时期曾短暂辉煌,但这种辉煌并未持久。
其地理位置边远和国土地形多山,使得葡萄牙大多时候处于欧洲的边缘,经济发展难以起飞,这才是其“常态”。
事实上,葡萄牙能在历史上取得辉煌,并发展至今日这个水平,已经算是发挥出了它的潜力!
葡萄牙的经济状况
截至年,葡萄牙的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亿美元,全球排名第48位,人均GDP约为2.43万美元,位居全球第41位。
从这些数据来看,葡萄牙无论在经济总量还是人均层面上,都位于西欧国家中的末位。
以邻国西班牙为例,年西班牙的GDP达到1.4万亿美元,人均GDP达到3万美元,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遥遥领先于葡萄牙。
而西班牙在西欧仅仅算是中等水平,更不用说像法国、德国、荷兰、北意大利这些地区了。
葡萄牙经济的低迷,与其产业结构的单一有直接关联!
坦白讲,葡萄牙的产业结构问题严重,缺乏技术和资源优势。
对外贸易中,葡萄牙的主要出口产品包括鞋类、皮革、纸制品、木材加工、基础模具和汽车(包括整车及零部件)。
除了汽车,其余主力出口商品大多为低利润的初级产品,国际竞争力极弱。
即便是汽车出口,也主要是依赖其他国家在葡萄牙设立的工厂或分公司(如大众和博世),葡萄牙仅从中获得加工费用。
然而,这些制造业产品在葡萄牙经济中的比重也仅占大约20%,剩下的80%几乎都是服务业。
葡萄牙的产业结构之“空心”程度可见一斑!
葡萄牙经济的主力军是旅游业、养老业、餐饮业等,这些行业缺乏核心竞争力,可替代性极强。
尽管葡萄牙拥有万人口,但由于核心产业稀缺、制造业空心化,其经济发展长期停滞不前。
与葡萄牙人口相近的捷克(万人),同样地理环境多山多丘陵,且位于东欧内陆,地理条件与葡萄牙相差无几。
但捷克的产业结构远比葡萄牙更为“健康”,制造业比重近40%,在东欧国家中的工业水平领先,尤其是汽车制造业发达,年产整车超过万辆。
相比之下,葡萄牙的汽车产业年产量最多仅二三十万辆,两者之间的差距显而易见。
葡萄牙的产业简而言之:制造业所剩无几,依赖服务业、旅游业及初级产品如皮革鞋类、服装纺织等维持经济运转。
葡萄牙如今的境遇实在令人唏嘘。这个国家在大航海时代曾短暂强盛,如今却沦为西欧最贫穷之国,而提及葡萄牙语时,许多人首先想到的反而是其前殖民地巴西。
葡萄牙为何未能抓住大航海的机遇呢?
实际上,并非葡萄牙不愿发展,而是其固有条件所限,无法做到。
大航海的成就虽然让葡萄牙一度富裕,但无法持久,无法使葡萄牙走向如英国、法国、德国那样的强盛。
葡萄牙的地理劣势决定了其始终只能是欧洲的“边缘”角色,即便是大航海,也不过是葡萄牙人在绝境中的一次冒险而已。
葡萄牙的地理环境迫使其进行大航海探索!
这是一幅西欧的地形图,显示葡萄牙位于西欧西南端,与北非隔海相望。
葡萄牙的位置如何不利?它可以被称为欧洲的“死角”。
欧洲的几个核心地带包括巴黎大区、荷兰低地区域、莱茵河沿岸以及北意大利。
这些地区及其周边构成了欧洲最精华的部分,长期以来一直是欧洲的经济、科技、文化和政治中心。
位于这些核心区域的国家,如德国、法国、荷兰、北意大利等,也是当前欧洲最发达的地区。
而葡萄牙最大的不幸就是,它离欧洲的核心地带太远!
在近现代之前,地理距离远意味着边缘化,无法有效进行经济和文化交流。
缺乏欧洲核心文明的影响,加之被西班牙这样的国家隔绝,葡萄牙的发展道路异常艰难。
地处如此偏远的区域,好在大航海为葡萄牙带来了一定的存在感,通过对外开拓殖民地,葡萄牙获得了一定的殖民红利。
但即使是大航海时期积累的财富,也无法使葡萄牙赶上西欧核心地区的发展水平,地理劣势使其难以改变“边缘”地位。
工业革命和科技大爆炸等历史变革事件,葡萄牙这样的“边缘”国家更是无缘参与。
总而言之,远离西欧核心是葡萄牙的最大悲哀,也是其难以改变的现实。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ogou11.net/fxbzlff/13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