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宇
编辑|李皙寅
比亚迪要做世界第一。那时候,比亚迪从手机电池跨界做汽车也不过四年,王传福就曾当着媒体的面如此发愿。他还给出了行动周期——十八年。如今,截止日期将近,比亚迪距离目标还有多久?
年8月9日,比亚迪F6下线,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在下线仪式上说,比亚迪要在年做到中国第一,年做到全球第一。第一的衡量标准是:单一品牌的乘用车销量,成为第一的核心是靠新能源车。
如今,比亚迪在逐渐接近目标。年8月9日,比亚迪第万辆新能源车下线,成为全球新能源车累计销量最高的车企。比亚迪也连续两年进入世界强,从年的第名升至如今的第名。
在第万辆新能源车下线仪式场外,来自12个不同品牌的13辆汽车整整齐齐地摆在一起,背后的巨幅海报上写着“在一起才是中国汽车”。这也是王传福近20分钟发言想传递的核心信息之一。
不同人对此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这是格局大的体现,中国汽车企业应该团结;也有人认为,虽然说是在一起,但企业之间的竞争很残酷,还是要认清现实,在商言商,感情归感情;还有人认为,比亚迪还不足以代表中国汽车,这个倡议不该由它来提出。
虽然观点见仁见智,但一个公认的事实是,比亚迪正在成为一家明星公司,它的一举一动都会被放大讨论。这是这家公司过去少有的待遇。
既然过去的事实无法更改,那么先说清楚它从哪里来,或许才能更好理解它到哪去,以及目前走到了哪里。财经汽车(ID:caijingqiche)将结合财务数据、销量与出海等几个维度,对比亚迪进行介绍。
8月9日深圳比亚迪总部,13辆汽车摆在一起
摄/郭宇
01回望造车20年,年最难
比亚迪入行造车在二十年前。
年1月22日,比亚迪耗资2.69亿港元收购了西安秦川汽车77%的股份。从此,西安成为比亚迪的汽车生产基地之一。当时,比亚迪的主业还是手机电池,是世界上第二大手机电池制造商,占到全球市场份额的23%。年,比亚迪营收达40.63亿元,电池业务是支柱收入。
从手机电池转向汽车,比亚迪在寻找交叉点——电动汽车。这也是日后王传福定下“第一”小目标的底气所在。此外,比亚迪在手机电池制造上已经有了低成本模式的经验。
虽然怀抱理想,但在实际造车过程中,比亚迪选择了更实用的路线,一是先靠油车养家糊口。
时任比亚迪汽车品牌推广部经理的王鹏在年接受采访时称,根据公司判断,未来2至3年内电动汽车不可能得到普及,因此决定以生产汽油车为主,电动车只批量生产。因为电动汽车技术尚未成熟,与之相关的硬件设施包括维修、售后服务、充电系统网络等等也需要时日。
二是不会从头开始创造一辆车。“我不会从头开始去创造一部车,我们一定要站在世界比较领先的平台上去做。”王传福曾公开表示。
年9月,首款比亚迪汽车F3上市,在当时有着“中国版花冠”之称——去除车标后,比亚迪F3和丰田花冠在外观上甚至难以区分。但在价格上,F3比花冠少了几万元。同年底,比亚迪共卖出了辆F3,平均售价约为6.5万元(不含税)。
F3的推出,让比亚迪的汽车销量入了门。年,比亚迪卖出5.5万辆汽车,其中F3贡献了4.6万辆,月销量保持在辆左右;年,比亚迪卖出了8.6万辆汽车,F3贡献了8.4万辆。
比亚迪汽车业务营收占比
图/比亚迪财报
比亚迪的汽车业务也开始支棱起来。年,比亚迪的汽车业务营收占比为10%,F3销售一年多后的年,汽车业务营收占比达到了25%。年上半年,汽车业务营收占比首次过半,占比亚迪整体营业额的55%。比亚迪也在年发布了自己的第一辆新能源车F3DM。
有着股神之称的巴菲特也是在那时开始持股比亚迪。年9月底,巴菲特旗下的中美能源(MidAmericanEnergy)宣布以2.32亿美元购入比亚迪约2.25亿股,占比亚迪总股份的10%。这是继中石油后,巴菲特入股的第二家中国企业。
年,中国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那一年,比亚迪卖出了44.8万辆汽车,超额完成了40万辆的销售目标。
形势在一年后急转直下。年,许多比亚迪经销商退网一事被媒体爆出,比亚迪经销商在成都、北京、浙江、山东、河南等地均出现退网。为了提升销量,比亚迪在此前两年大举扩张渠道,但过快的速度,较少的车型让门店之间竞争加剧,库存压力增大,内部竞争导致经销商难以挣到钱。
王传福称,此前公司的大部分精力都放在扩大产能上,疏忽了一些品质问题。同时,过去几年销量的高速增长也造成了对销量的盲目乐观,如今增速放缓,这些问题就暴露出来了。
退网事件发生后,比亚迪在年8月宣布调低产能,将当年产销目标从80万辆调整至60万辆。但比亚迪那年的销量目标仍未完成,仅有51.7万辆。
图/IC
此后,比亚迪进入了为期近三年的整改期,并围绕品质问题、经销商渠道问题和品牌宣传问题等进行调整,
年9月,比亚迪提出“双驱战略”。一是加强新能源车和燃油车节能核心技术的研发;二是公交领域推广纯电动车,个人用车领域推广插电式混合动力车。
王传福认为,新能源车推广应该“公交优先”“以公带私”,重点发展纯电动大巴和电动出租车。通过公交车率先市场化,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产能的提升,从而促使生产成本和车价降低。同时,在公交电动化先行的过程中,进一步为充电配套积累经验。
年是比亚迪最艰难的一年。王传福说,当时的唯一想法就是活下去。年至年,比亚迪连续三年净利润大幅下滑,尤其是年,当年净利润只有16亿元,但在研发上投入了84亿元。
截至年,比亚迪已经推出了20个车系,多款新能源车型,但其年度汽车销量仍在50万辆上下徘徊,未达到百万辆。
面对年的艰难时刻,比亚迪决定开放,敞开门做生意。年,比亚迪成立弗迪电池、弗迪视觉、弗迪科技、弗迪动力、弗迪模具五家公司,几乎涵盖了新能源汽车生产制造和研发的所有业务,力图加快新能源核心零部件的对外销售进程。拆分之后,各零部件子公司开始在市场环境中搏浪。
转折点很快来了。伴随全球新能源汽车消费的迅猛增长,比亚迪搭上了风口。
图/IC
年7月,比亚迪从特斯拉手中夺回全球电动车销冠王座,新能源乘用车月销量超过5万辆;8月、9月,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一路走高,分别突破6万、7万辆,连续三个月超过特斯拉,登顶全球电动汽车销量冠军。
年3月,比亚迪宣布停产燃油车,同年6月10日,比亚迪股价当日上涨超过8%,市值超万亿。目前已经回落到亿元。年8月,比亚迪第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成为全球首家达成该销量的车企。
02销量爆发,缘何而来
比亚迪的汽车销量在过去两年有了爆发式增长。
年至年,比亚迪的汽车销量分别为39.46万辆、72.13万辆和.35万辆。年前7个月,比亚迪卖出了.78万辆,已经接近去年一年的销量。
销量暴增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过去几年受疫情影响,汽车芯片、动力电池原材料等出现不同程度紧缺和涨价,提车等待时长过久;受政策推动影响,新能源汽车被更多人认识和接纳;差点活不下去的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上有了技术积累,比如DM混动技术、刀片电池等等,产品线也足够多。
如果只从企业的角度诠释,“垂直整合”或许是比亚迪更愿意传授的成功经验,什么都自己做,资源更可控,成本更便宜。
曾任比亚迪汽车总经理的夏治冰表示,比亚迪汽车上除了玻璃、轮胎和钢板不能自己制造,其他所有零部件都将是“MadeinBYD”
深圳比亚迪汽车生产基地
图/IC
从汽车模具、汽车芯片、到动力电池上游的锂矿等,比亚迪开始了买买买,扩充自己的供应链上下游版图。“在收购宁波中纬后,我们的供应链垂直一体化整合可以说已基本完成。”曾任比亚迪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建均公开表示。年底,比亚迪以近2亿元的价格收购了宁波中纬6英寸半导体公司。
垂直整合需要的不只是买买买,还需要足够多的劳动力取代机器。这是比亚迪在制造手机电池时已经试过一遍的成功方法。
早年间,时任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曾鸣评价道,比亚迪在电池领域之所以能赢,就是因为它们能在资本不足的劣势下,利用流程改造,把电池制造这一资本密集的产业变成了劳动密集产业,最大限度地将技术与中国的比较优势——劳动力结合,获得了外国对手难以企及的成本优势。
来到汽车领域,比亚迪仍旧优先采用人海战术,该用机器的地方用机器,如果用人更便宜就用人。如今,比亚迪已经是全球员工数量最多的车企之一,年底达到57万人。
技术能力同样重要。过去两年比亚迪的销量增长主要靠新能源车,年卖出近40万辆,有约四成是新能源车;年卖出72.13万辆,有七成是新能源车;年3月,比亚迪宣布停产燃油车。
威尔森智能科技公司研究总监汤吉辉向财经汽车(ID:caijingqiche)解释称,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的爆发,是因为DM-i技术、刀片电池提升了其核心竞争力。接受采访时,业内专家无一例外都主动谈起DM-i技术,称此是比亚迪自研技术的标杆产品。
与过去以内燃机为主的插电混动不同,比亚迪DM-i超级混合动力系统以纯电驱动为主。汽油机负责发电,电机给汽车提供动力。必要时发动机也可直接输出汽车动力。整车综合能耗不但远低于燃油车,也低于传统油电混动节能车。
比亚迪汽车,宋ProDM-i冠军版
图/IC
有了成本和技术,比亚迪还需要足够多的产品,覆盖足够多的人群。
比亚迪品牌是集团销量爆发时的基本盘,下设王朝网和海洋网两个产品系列。王朝系列车型始于年,此后相继推出了秦、唐、宋、元、汉系列;海洋网系列始于年底,海鸥、海豚、护卫舰等系列车型。
如果你打开比亚迪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ogou11.net/fxbzlff/12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