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战疫中,中医、中药多次出现在热搜中,中医药以及中西医结合救治新冠肺炎有哪些优势?
1
疗效是王道
年2月29日,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河南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专题第二十场新闻发布会上,新冠肺炎河南省医疗救治专家组副组长、河南中医药大学一附院副院长李素云表示:“新冠肺炎的治疗过程中,中医药发挥了巨大的积极作用。”她介绍,中医及早介入可以明显减轻症状、缩短病程,病毒转阴率高。例如:河南中医院收治的重症病人有6人,中医药第一时间介入,在发热门诊,患者还没有被确诊时候,处于疑似病例的时候,第一时间就用上中药,平均住院日只有8.5天,已经出院的10例病人平均住院日只有7.6天,最短的一例病人只有5天就出院了。有一例重症患者,也仅治疗12天时间就达到了出院标准,明显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李素云表示,在对我省余例患者中医特点进行分析,结合临床实践,发现我省病患的临床症状、舌苔和脉象与武汉病患有差异,湿热之象更为明显,治疗的重点与武汉也有所不同,新冠肺炎中医药治疗突出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取得的治疗效果就有保证。不仅河南用中医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医院用中医抗击新冠肺炎的好消息不断传来。在北京,从收治第一例患者起,中医药人员就参与治疗。在山西,确诊病例实现“零死亡”,跑出抗疫“加速度”,“绝招”就是让中医药第一时间上场。在武汉主战场,张伯礼、刘清泉团队的研究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轻症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缩短2天,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缩短1.7天,平均住院天数缩短2.2天,CT影像好转率提高22%,临床治愈率提高33%,普通转重症比率降低27.4%,淋巴细胞提高70%。黄璐琦院士团队临床研究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患者,住院天数、核酸转阴时间平均缩短2天以上,血氧饱和度明显提升,脱离吸氧时间缩短,淋巴细胞百分数、乳酸脱氢酶等理化指标明显改善。上海中医院急救医学科主任方邦江介绍,“在我们重症病区,以中医治疗为主,中医治疗率%,目前多数病人核酸检测转阴,明显好转。”综上所述,中医治疗新冠肺炎取效快,治愈率高,即使重症新冠肺炎患者亦可用中医治疗。
2
是扶正祛邪,而不是杀灭病毒
中医之所以能治愈新冠肺炎,不是因为中医可以杀灭病毒,而是因为中医可以让身体阴阳、脏腑、气血归于平衡。中医是内求的,中医以正为本,以邪为标。中医重视扶正祛邪,使疫毒离开人体,新冠肺炎自然康复。中央指导组专家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介绍:“中医主要是针对病人的病情症状进行对症治疗,其实质上是通过调节病人自身的身体机能,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再跟病毒进行斗争。”这个意思即是扶正祛邪。扶正祛邪,这是《内经》中重要的治疗思想,在防治包括疫病在内的所有疾病都主张要扶正祛邪。扶助正气可以提高防御邪气的能力,兼可祛除病邪。《内经》明确指出:“不相染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强调了正气在防疫中的重要性。由此说,扶正祛邪是防治疫病的重要原则。
3
重在治未病,而不仅仅是治已病
预防永远大于治疗。既然已经感染疫毒,那么,治轻症永远大于治重症。中医强调“治未病”,我认为这包括两层意思:一则,让人尽量不生病,健康总比患病才治更有价值;二则,在疾病的早期就扭转病势,让病人不会病情加重。正如《内经》所言:“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以新冠肺炎为例,当刚刚感染疫毒时,病情较轻,正气尚旺,此时当抓住三个原则:一则急;二则快;三则准,快速祛除病邪,让正气来复,则疫病可导致缓解,绝无加重之虞。若因各种因素,或治疗失时,或过度治疗,或滥用输液,导致病情自轻而重时,此时亦当用中医来扶正祛邪,病情稳定住,以免陷入不治。这样不但可以提升治愈率,更可以降低死亡率。
4
是标本兼顾,而不是治标不治本
中医治病的最终目的,即保持和调节人体内在的阴阳、脏腑、气血平衡。这个平衡,即是正气,是根本。而且,中医不但擅长治本,亦能治标。标本兼治,可以提高治疗效率,给病人以康复的信心。治疗新冠肺炎如何标本兼顾呢?一方面,首先抓住主要矛盾,缓解病人的症状,这是治标;另一方面,辨识病机,是寒湿还是湿热,是在太阳还是少阳,是卫分还是气分,抓住邪正交争的层次,对证用方,使方证相合,这是治本。标本同治,不但取效快速,而且还能预防轻型病人的病情恶化。
5
永远不会恐慌
当疫情爆发时,中医是不会让人产生恐慌的。因为中医不在乎出现的是新病毒还是老病毒,中医也不在乎出现的疫病是已经有过的,还是从未有过的,中医只管根据病人所表现出来的症状和体征来辨证施治。当然,中医也永远不会说,某某疫病没有特效药。事实早已证明,历史上中原大地上曾经出现过的多次疫情,次次都能用中医治愈。中医永远不会拿没有特效药来吓唬人。年非典疫情爆发,专家马上研究特效药和疫苗,可是特效药至今也没有搞出来;疫苗却是花了一年时间搞出来了,可是疫情早已结束。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已经爆发两月余,但特效药和疫苗至今还没有。若有人迷信特效药和疫苗,未免会产生恐慌。为什么面对疫情时中医不会产生恐慌?因为中医以正为本,以邪为标;因为中医重视内求,而不是外求;因为中医抗疫两千多年,历代医家积累了丰富的治疫经验
6
中医有丰富的治疫经验
有资料记载,两千年来,中国历史上曾爆发过三百多次疫情。可以说中,每次的疫情都有中医参与,也都曾积累抗疫经验。《内经》就有疫病防治的记载;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其实就是一本治疗寒疫的专书;明清时代形成了温病学派,专门研究中医治疫,并有大量著述出版。可以说,在抗击疫病的战场上,中医从未缺位。
年,美国人威廉?麦克尼尔撰写出版了《瘟疫与人》一书。麦克尼尔谈到了一个令他十分迷惑的现象——中国清代瘟疫高频率流行,人口却出现激增,清中期突破一亿,末期达到三亿,而同时期的欧洲总人口才一亿五千万,而且是低度增长。这其中,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中医的贡献功不可没。在人类历史上,西班牙大流感、欧洲黑死病、全球鼠疫,几乎每一次瘟疫,都造成数千万人死亡的悲剧。而纵观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中国之所以人口众多,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中医药守护着中国人的健康。年非典爆发时,中医曾经发挥了巨大作用,实现了零死亡、零感染、零转院、零后遗症的骄人战绩;目前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中医又一次走上了前线。事实已经证明,只要有中医在,疫情就能很快控制住,老百姓的生命和健康就有保障。中医不但能治疗疫病,中医还不会让人产生恐慌,而且,中医治疗疫病的效率极高,成本极低。在汹涌的疫情面前,在没有任何特效药出现之前,通过无数的案例已经充分证明,只有中医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充当着中流砥柱的作用。正确的指导方案是:以中医为主,西医为辅。
曾经,疫病是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的头号大敌;目前,新型冠状病毒又在危害着我们的生命与健康;将来,还会有无穷无尽的疫病出现(因为疫病是由天地气机剧烈变化所引起的,这也是人力所不能避免的),怎么办?我的建议是宣传中医,发展中医,增强中医的实力,让凝聚着东方古老民族智慧的中医站在抗疫的第一线。只要有中医在,即使疫情爆发,也不需要恐慌,更不需要担心,因为中医行,中医能,中医必胜。
·END·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有用
请分享、转发给你的朋友看
亦可给我们留言谢谢
▼
选择中医馆
庚子年己卯月丁未日
“阅读原文”
选择中医-董洪涛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ogou11.net/fxbsszl/10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