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患者伴发焦虑比例高,
应重视识别和积极干预
余国龙教授介绍,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焦虑抑郁症状已相当常见,例如年其团队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近例心内科门诊患者中,焦虑抑郁症状总发生率高达42.5%,显著高于无心血管疾病者,且大部分患者为焦虑抑郁症状共存[1]。国外也有多项大规模荟萃分析显示,焦虑情绪可能与心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的风险上升30%-50%有关[2-3]。而余国龙教授指出:在年我们发表的一项分析中,焦虑、抑郁等心理社会因素,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存在明确影响[4]。由于焦虑对心血管病患者治疗和预后的显著影响,临床工作者更应高度重视识别焦虑情绪,并积极进行干预。美国心脏协会(AHA)也在1月25日发表最新“精神健康、身心健康及大脑-心脏-身体关联”科学声明,推荐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常规评估精神心理健康,临床医生应常规使用简单筛查工具评估患者是否有抑郁或焦虑,必要时进行心理或药物干预[5]。治疗心血管疾病患者焦虑,
哪些考量让坦度螺酮脱颖而出?
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焦虑抑郁治疗,余国龙教授也曾专门撰写相关综述文章[6],他指出在选择药物干预手段时,“首先要考虑药物的有效性,显著控制患者症状;第二是所使用的药物不会增加心血管风险,例如高血压患者应避免应用大剂量文拉法辛;第三则是注意避免选用药物与心血管药物的相互作用,例如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s)类药物与抗血小板凝集药联合使用,可能增加患者出血风险,也应该避免同时使用。”达到以上抗焦虑药物“理想标准”的对象,在现有药物中并不多,而5-HT1A受体部分激动剂坦度螺酮就符合上述标准。余国龙教授表示,从年即开始在临床上应用坦度螺酮治疗心血管病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并专门以94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作为对象,在-年开展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坦度螺酮有助于纠正患者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问题,并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且治疗较为安全[7]。年《医院治疗患者焦虑状态临床应用的专家建议》中则专门指出,心血管科焦虑识别相对困难,常被误诊,患者可能出现继发于疾病的生理性焦虑,或与患者精神问题相关的病理性焦虑,焦虑与心血管疾病是互为因果的关系[8]。余国龙教授指出,虽然心血管科患者焦虑表现多以心血管症状为主,但部分患者会出现“不能用临床疾病解释的躯体症状”,而坦度螺酮对这类患者的疗效值得肯定,且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少见,适合长期应用。与米氮平等其它常用抗焦虑药物相比,患者也更愿意接受坦度螺酮治疗,临床上往往将坦度螺酮与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合用,进一步提升疗效和患者依从性。心血管疾病伴发焦虑的诊疗,
未来路在何方?
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焦虑障碍的诊疗指南中,推荐5-HT1A受体部分激动剂作为焦虑障碍的重要治疗选择。如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制定的《医院焦虑、抑郁与躯体化症状诊断治疗的专家共识》,就将坦度螺酮列为抗焦虑药物的主要代表[9],年《在心血管科就诊患者心理处方中国专家共识》也专门指出坦度螺酮可用于心血管疾病伴焦虑患者[10]。在余国龙教授看来,未来心血管病伴发焦虑的诊疗手段选择,仍应坚持“有效性、心血管安全性、避免药物相互作用”三大原则,而在这些基本原则下,通过联合用药提升疗效和起效速度,可能会成为主要选择。现有药物配合心理认知治疗等非药物手段,也是重要的探索方向,并且应该开展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康复相关探索。“如果临床医生都能重视焦虑等精神心理问题,就能避免很多患者的过度检查、过度治疗,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和患者的经济负担”,这是余国龙教授的期望,而为实现这一目标,广大心血管科医生都应对相关知识有所了解,正确应用坦度螺酮等有效的药物干预手段,从而让更多的患者接受应有的治疗,获得更好的临床预后和生活质量。专家简介余国龙教授医院内科教授、二级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留美博士后、博士生导师,临床医学博士。
年至年在美国佐治亚医学院细胞移植中心完成博士后工作,年9-10月医院心脏中心学术交流。兼任省生理病理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省医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双心学组组长、心衰学组副组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脑心专业委员会心律学组副组长、省生理病理学会执行理事、省慢性病防治学术委员会常务委员,省预防医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常委,省高血压健康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生物工程学会体外反搏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双心学组专家、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医师分会双心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药协会心血管药物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现代医学杂志》、《医学工程杂志》、《中国医药导报》编委、省老年保健委员会专家成员和省医保评审专家成员,湖南省及中南大学临床技能考核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函审专家、教育部科技成果函审评委。
参考文献:[1]赵曼,余国龙,杨天伦.某三甲医院心内科门诊患者焦虑抑郁症状及相关因素[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2]EmdinCA,OdutayoA,WongCX,etal.Meta-analysisofanxietyasariskfactorforcardiovasculardisease[J].TheAmericanJournalofCardiology,,(4):-.[3]BatelaanNM,SeldenrijkA,BotM,etal.Anxietyandnewonsetofcardiovasculardisease:criticalreviewandmeta-analysis[J].TheBritishJournalofPsychiatry,,(3):-.[4]谢秀梅,余国龙,何劲,等.心理社会因素对老年人高血压疗效的影响[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2(7):-.[5]LevineGN,CohenBE,Commodore-MensahY,etal.PsychologicalHealth,Well-Being,andtheMind-Heart-BodyConnection:AScientificStatementFromtheAmericanHeartAssociation[J].Circulation,.[6]龚山,王龙飞,余国龙.心血管疾病患者使用抗抑郁焦虑药物效益与风险评估[J].医药导报,,37(10):-.[7]周齐艳,余国龙,蔡毅华.坦度螺酮对伴焦虑/抑郁状态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疗效观察[J].广东医学,,():-.[8]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心身医学研究分会.医院治疗患者焦虑状态临床应用的专家建议[J].中国医药,,14(6):-.[9]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心理学与行为神经病学组.医院焦虑、抑郁与躯体化症状诊断治疗的专家共识[J].中华神经科杂志,,49(12):-.[10]在心血管科就诊患者心理处方中国专家共识(版)[J].中华内科杂志,,59(10):-.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DSPC-NP-SED-21-02--End-投稿/转载/商务合作,请联系:yxjxxgyxj.org.cn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ogou11.net/fxbsl/11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