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是一种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通常把“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心律绝对不齐、短绌脉”称作房颤三联征。
年8月27日~31日,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ESC)在意大利罗马盛大召开,会上发布了《年欧洲房颤管理指南》,现将指南重点内容整理如下,供大家参考学习。
1.关于房颤患者的性别差异
2.如何筛查房颤
3.房颤分型及定义
4.如何评价房颤的症状严重性:改良的EHRA评分
指南推荐: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改良的EHRA评分,用以量化房颤相关症状(I,C)
5.瓣膜病相关的房颤
6.合并肥胖的房颤患者
7.合并呼吸疾病的房颤患者
8.合并肾脏疾病的房颤患者
9.房颤患者应该完善的资料及检查
10.如何评估房颤患者卒中及出血的风险
11.房颤患者卒中预防的建议
12.房颤患者左心耳结扎或切除的建议
13.房颤患者合用口服抗凝药物及抗血小板药物的建议
14.房颤患者心率控制的建议
15.房颤患者节率控制的建议
16.房颤患者节率控制的建议(续上表)
17.房颤的运动锻炼
本指南由中医院麦憬霆编译。
-------------------------------------------
延伸阅读
以下引自马宝琳《中医治心脏病》:
马宝琳:房颤的危害还是挺多,要积极治;射频成功率不高,只是个方法,算不上好方法;中医治起来也慢,但效果还比较满意。
房颤是怎么发生的?正常心跳应该是心房先跳一下,然后电流往下传到心室,心室就跳一下,每分钟60-70次左右。心房跳的很规律,每次心房跳动都能传到心室,所以心室跳动也很规律。
如果心房乱跳了,那就是房颤。心房乱跳后不是每一次都能传到心室,有时候能传下来,有时候传不下来,所以心室跳动是不齐的,不规律的。脉搏体现的是心室跳动,所以房颤的人脉搏是不齐的。
心跳是心脏的肌肉跳(包括心房和心室)。肌肉是被电刺激了才跳,电是窦房结这个司令部放出来的,沿着神经传导的。
正常情况下,心脏神经在心房的最上边一个叫窦房结的地方开始放电,电流沿着电线(我们叫传导通路,实际就是电线)往下,往心室方向传,传到哪里,哪里的肌肉就收缩。
(先来个静态的)
如果一个人的心率是每分钟60次,也就是一秒钟一次,那么可能电流用三分之一秒把心房传完了,心房就收缩,然后电流传到心房和心室之间(叫房室结),继续往下,到心室,然后心室被电刺激,收缩。
心脏是肉长的,不是德国生产的精密仪器,当然德国的奔驰也有车门打不开外加发动机漏油的,所以心脏有时候就不那么精密了。有时候,心脏的窦房结放电不是一分钟60-70次了,而是放电多次!
(再来个动态的)
同时,心脏的电线(传导通路)也不是真的电线,而是神经,神经到处都有,很多条,粗细不等,反正不是就只有一根电线,这些神经电线乱了套了;
在心房里成了一团乱七八糟的电线,胡乱连接,串联并联加短路,窦房结的放电不能沿着原来那一根往下传了,而是在心房里这一堆电线团中乱转,而又正赶上窦房结也不听话放电变快,这就成了房颤。
当然,电流在这堆乱麻中转几圈,到处乱跑,也有往下传到心室的,心室还会跳,只是不规律了。
心房乱跳后不是每一次都能传到心室,有时能传下来,有时传不下来,所以心室跳动是不齐的,不规律的。脉搏体现的是心室跳动,所以房颤的人脉搏是不齐的。
(心脏神经乱放电,心房神经从一根电线变成一堆乱麻,
电流在这堆乱麻里乱转,转几圈高兴了就往心室传一个,
这,就是房颤。)
房颤是怎么引起的?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心脏神经乱放电,心房神经从一根电线变成一堆乱麻”呢?
1.有的找不到明显的其他病,就是颤,这叫“特发性房颤”。
不要在意他特不特,西医把所有找不到明显原因的都叫特发性。其实也不是一点原因没有。根据行善堂的研究,所有影响心脏神经的事都是原因。
比如:喝浓茶、大量喝酒、喝咖啡,生气,太高兴(有打麻将自摸一条龙高兴的房颤了的,真事!亲自碰到的病人!)。
有些老年人,心脏用了60-70年了,偶尔电线短路一下也可以理解。有些中年人,工作压力大,电路出点问题也可以理解。
(喜怒忧思悲恐惊都有影响!)
2.有的房颤是其他病造成的。
比如风心病:风心病的人心脏瓣膜有损害,心房变大,大家不要忘了,心脏的神经、血管、肌肉是一家子;
神经负责导电,有电心脏才跳,心脏跳血管里的血才流,才能给人的各个器官供应血液营养,神经再牛也要靠血管里的血提供营养!
所以风心病的时候心脏的心肌也有问题,瓣膜也有问题,心房也变大,神经司令部也饿的犯迷糊了,神经电路也被牵拉变形了,绝缘层也不管事了,自然就房颤了。
比如甲亢:人身上的每个部件都是互相连着的,都是有用的,都是互相影响的,所以中医讲究“整体论治”。
甲亢的人爱生气,爱出汗,拉肚子,消瘦,心跳快,突眼……还有,容易房颤。
不要问甲亢为什么引起房颤这个问题了,都连着,你分开来思考就治不好病了。甲亢还引起突眼呢,问什么。
(实际上,你听到的解释大多数也是不对的!)
西医的认识都在局部探索,中医的认识都在宏观把握,人不是机器,机器再复杂只要下功夫就能搞明白,人不是。
房颤的诊断非常容易自己感到心慌、气短、头晕,脉搏不齐,这就是房颤。花10块钱做个心电图就更能明确诊断了。也有人没有症状。
房颤有阵发的,有持续的,阵发的要在发作的时候做心电图才能看出来。我们治过的很多阵发房颤,患者在快要发作前自己都有感受。
(有人先出现早搏,而且这个快要发生房颤的早搏和不引发房颤的早搏不一样,患者自己的感受不一样)
(房颤的心电图)
房颤的五大危害!1.首先是难受,心慌、气短、胸闷、头晕,导致心理压力,害怕。也有不难受的;
2.心脏功能下降,也就是心脏干活没劲了,所以人运动也就没劲了;
3.容易形成血栓,血栓不知道哪天掉下来,堵到脑血管就形成脑血栓,半身不遂;
4.如果同时有冠心病,心肌缺血,房颤会加重心肌缺血;
5.房颤属于心律失常,心律失常的死亡率增加5-6倍。
除此之外,没有别的,当然这就够严重了。
房颤的治疗1.控制心室率。
房颤有症状的、难受的,心慌主要是心跳快造成的(不是全部),所以要控制心跳,控制心室的跳动。同时,心室跳的太快了不光难受,心脏功能也不行。60次/分的心率是散步,次/分的心率是跑步,你不能让心脏一直在跑步。
所以,控制心室率是一个重要原则。
首先是吃药,如倍他乐克,有效,无效就加量。但这类药有两个问题:一是你不能停药,停药就会反跳,更严重,如果要停,也要缓慢的减量,不然受不了;另一个是副作用,比如倍他乐克影响性功能,年轻男性吃多了还是挺痛苦的。
(倍他乐克)
另一个方法非常容易理解,但也很笨(大多数人一看就懂的方法往往都是笨办法),就是把心房和心室之间的电路完全切断,让心房的电一点也传不下来!然后单独给心室安一个起搏器,用起搏器放电刺激心室跳动。
一个起搏器要6-7万,天天时时每一秒都放电,电池也就是用个5-6年(电量是定了的,放电多就用的时间短,放电不多就能多用几年),没电了重新换新的,而且房室结彻底打断了,永远没有可能变好了。
(按了起搏器之后)
2.防止形成血栓的治疗,主要是抗凝,有的还切除左心耳。
关于抗凝,西医经验比较多,当然观点也在变,原来见到持续房颤就抗凝,现在主张评估形成血栓的可能性,有些房颤评估的形成血栓的可能性略小,就不抗凝。
为什么又有新主张,能不抗的就不抗呢?
因为人是活的。抗凝药是让血凝不住,所以不形成血栓,同时容易出血,所以血栓没形成,没得脑血栓,但是得了脑出血了,都是半身不遂,还不如血栓好办呢。抗凝的这些问题,我没有经验,医院的安排。
(患者千万不要,千千万万不要,
认为治疗是绝对的,要辨证的看问题!)
3.复律,让他不颤
接下来就是治房颤了。各种射频消融手术,原理都一样,就是“把那团乱麻剪断,不让电流在里面转个不停!”
有内科导管射频消融,有外科胸壁打眼微创射频消融,有开胸直视射频消融手术……别管叫什么了,反正都是把心房的电路烧断(电烧、冷冻、切割等),让电流别乱转。
手术费用不算少,医院做一次基本上接近10万(不是手术费用,而是加上住院用药的总体费用),天津可能便宜1万,自费4-5万不等,网上宣传的比这个数要少,但网上说的是手术费用,不是总体费用。
(目前射频的效果还不是很理想,成功率仍较低,复发率相对较高,
碰到手潮的医生就会更差些。还有心包填塞和肺静脉狭窄的风险。)
除了射频还有其他药物治疗,比如胺碘酮。房颤患者可能都了解他的副作用,比如肺纤维化。另外,所有抗心律失常药物都有导致心律失常的作用(叫做“抗心律失常药的致心律失常作用”)!
这可以理解,他能把心电调好了,同时也能调坏了。还有一条,很多抗心律失常药物都能增加死亡率,这是全世界公认的。
房颤不是个新病,古代就有。古代不叫房颤,叫“脉结代”,就是脉搏不齐,属于“心悸、怔忡、脉结代”的范畴,也就是“心慌、心里乱跳不踏实、外加脉搏不齐”,能够治好,当然比早搏要费劲。
但现在行善堂还是治疗了很多房颤患者,点击左下角的“阅读原文”可以详细了解。
马宝琳的观点和忠告!1.中医治房颤,比治其他心律失常要费劲,但和西医比起来还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2.不要认为一咬牙做个射频手术就万事大吉了,治病哪有那么简单?房颤的射频效果和阵发室上速的效果那是天差地远;
3.抗凝、手术、抗心律失常药都有两面性,抗凝的容易出血,手术有可能心包填塞,抗心律失常药物除了肺纤维化外,还能导致新的心律失常,并可能增加死亡率。所以,看问题不能绝对;
4.有风心病的、甲亢的、扩张心的房颤,中医效果也会差一些;
5.房颤还是要整体论治,比如睡眠好了以后对房颤很有好处,比如不生气对房颤有好处,西医不会治疗“爱生气”,所以中医有优势。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专治白癜风的医院有哪些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是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ogou11.net/fxbbszl/27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