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三伏灸”
7月1日盛大开幕!
所谓冬病夏治,
就是冬天好发的疾病,
在夏天(全年中阳气最盛的三伏天)进行治疗,
从而达到增强抗病能力,
预防和减少疾病在冬季发作的一种中医特色疗法,
是中医“治病求本”的方法。
“冬病夏治”的“三伏贴”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方法。这种疗法是通过利用全年中阳气最盛的三伏天,人体内阳气也充沛的时机,应用具有温经散寒,补虚助阳的中药制成药饼,选择相应的穴位进行针刺、拔罐、敷贴治疗,达到温阳利气、驱散内伏寒邪,使肺气升降正常,温补脾肾,从而增强身体抗病能力,提高健康水平。
强基固本三伏贴
“强基”即在头伏前10天进行一次贴治,按照中医五行生克原理,进行“培土”,起到强实基础,提升疗效的作用;
“固本”即在三伏后10天再增加一次敷贴,起到固肺益肾,强化疗效、巩固疗效的作用。因此,“强基固本三伏贴”比单纯的“三伏贴”内涵更加丰实,更加科学,疗效更加良好
『三伏灸』的适应症
呼吸系统疾病
慢性咳嗽、体虚易感冒、慢性气管炎、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过敏性鼻炎、慢性咽炎等疾病;
消化系统疾病
虚寒性腹泻、胃脘痛、慢性腹泻、慢性胃肠炎、厌食、消化不良;
疼痛性疾病
颈肩腰腿痛、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质增生症、增生性关节炎、痛风等。
儿科疾病
气管炎、肺炎、哮喘、小儿体虚易感、咳嗽、鼻炎、小儿厌食、小儿积滞;
妇科疾病
痛经、子宫内膜移位症、子宫腺肌症、慢性盆腔炎(寒性)、产后身疼等。
年三伏灸贴药时间表
1
首次(强基贴)年7月1日---7月2日
2
第二次(头伏贴)年7月11日---7月12日
3
第三次(中伏贴)年7月21日---7月22日
4
第四次(末伏贴)年7月31日---8月1日
5
第五次(固本贴)年8月10日---8月11日
禁忌人群
孕妇、两岁以下儿童、恶性肿瘤患者、咯血患者、敷贴局部有破损者不宜敷贴,疾病发作期:如正在发烧、咳喘等。
注意事项
1、贴敷期间忌食生冷、辛辣、油腻,忌食海鲜,避免电扇直吹或温度过低的空调房间久待,贴敷当天或局部反应期不宜洗澡。
2、贴药后,部分患者局部可能出现麻木、温、热、痒、针刺、疼痛等感觉,属于药物吸收的正常反应,大多可以忍受。如上述感觉特别剧烈,达到了难以忍受的程度,须及时取下药物,并用温水冲洗局部。
贴药时间:
上午8:00-12:00;
下午14:00-17:30
贴敷地点:
医院门诊
女治疗区:
中医特色护理门诊
男治疗区:
治未病科门诊
医院治未病科、针灸科、推拿科
- 42
三伏灸出诊专家介绍
王俊,治未病科副主任医师
业务特长:对脊柱、四肢骨折、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风湿杂病有丰富的治疗经验。
章文雯,治未病科医师
业务特长:擅长体质调理、慢性病防治及心身疾病治疗。
李树娟,针灸科主治医师
业务特长:擅长对面神经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慢性腰肌劳损、肩周炎、肥胖、产后身痛、眩晕、中风后遗症的诊治,开展穴位埋线减肥,采用正骨推拿治疗脊柱(脊椎、胸椎、腰椎)小关节紊乱,小儿推拿治疗小儿肌性斜颈、外感发热、咳嗽、腹泻、便秘、呕吐、遗尿、厌食、消化功能紊乱、臂丛神经损伤、发育迟缓等疾患。
王海棠,针灸科医师
业务特长:擅长针灸、推拿治疗颈肩腰腿痛、面瘫等疾病。
杨志娟,推拿科副主任医师
业务特长:年率先在本地区及我院引进并开展了穴位埋线减肥疗法,效果显著;擅长减肥;运用浮针、火针、针灸治疗各种急慢性顽固性疼痛:颈腰椎病、坐骨神经痛、网球肘、肩周炎、颞颌关节炎、头痛、膝关节痛、痛风急发、运动损伤、骨质疏松症等,能够快速止痛;擅长治疗便秘、失眠、痤疮、过敏性鼻炎、面瘫、面肌痉挛、中风后遗症、急慢性肠胃炎等。
董晓宁,推拿科医师
业务特长:擅长运用中药配合针灸、推拿、理疗等治疗颈腰椎病、各种痛症、亚健康人群功能失调等方面的疾病。
陈乔芝,肛肠科副主任医师
业务特长:从事肛肠临床近20年,擅长肛周常见疾病的手术治疗,运用中医辨证论治的思想治疗便秘、腹泻、便血、脱肛等疾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陈永娅,妇产科医师
业务特长:擅长运用中医药特色技术治疗月经病、不孕症、妊娠病、产后病、妇科炎症、围绝经期综合征等妇产科疾病。
许忠才,外Ⅰ科主治医师
业务特长:从事普外科临床工作多年,擅长胸外科,乳腺外科及肝、胆、胃、肠外科、肿瘤相关疾病的诊治。
于波锋,外Ⅱ科主治医师
业务特长:擅长急、慢性前列腺炎,老年前列腺增生症,阳痿、早泄,男性不育症,泌尿系(肾、输尿管、膀胱)结石、肿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与预防,以及各种无菌性膀胱炎等疑难杂症。
十指通经络,双手理乾坤
传承国粹,共享健康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ogou11.net/fxbbszl/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