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风心病治疗 >> 风心病保守治疗 >> 正文 >> 正文

心慌气短可能是多种疾病的表现,不可不防

来源:风心病治疗 时间:2017-11-22

?心慌气短是中老年的常见症状

导读:

心慌气短是自觉心中跳动不安的一种症状,中医又称之为“惊悸”“怔忡”。中医治疗本病疗效独特,今天一起了解相关知识吧。

发病原因

内因缘于素体虚弱,正气不足,外因缘于感受六淫、情志饮食劳倦。因惊而悸谓之惊悸,惊悸时作时止,病情较轻;无所触动而悸谓之怔忡,怔忡发作无时,病情较重。病位主要在心,并与肺、肾有关,病重时则见五脏俱损。

临床诊断

1.心系疾病:

(1)心悸为突出表现,无明显心脏器质性病变时,中医一般可诊为心悸;

(2)心悸而有器质性病损者,应作出原发病的诊断。如冠心病、高血压、风心病、肺心病、心功能不全、各种心律失常、心脏神经官能症以及贫血、甲亢等。

2.脑神经或全身其他疾病:

(1)与情绪、睡眠等关系密切者,常见于神劳、神郁等病。

(2)善饥消瘦,急躁心悸,汗多者,常见于瘿气;

(3)病久体弱者,或虚劳类、厥脱类疾病,一般都可出现心悸的症状。

辨证施治

1.心血不足

证候:常表现为心慌不宁,面色少华或萎黄,夜寐不安,或多梦,胆小善惊。治则:补益心脾,养血安神。主方:归脾汤加减。

2.心气虚弱

证候:常感心慌气短,动则出汗或自汗,面色晄白、倦怠乏力、胃纳减少,或四肢不温,舌淡苔白。治则:补益心气。主方:五味子汤加枣仁、茯神等。

3.阴虚火旺

证候:经常心慌而烦,咽痛口干,手足心热,夜寐不安而烦躁,或有盗汗,舌红少苔。治则:滋阴降火安神。主方:黄连阿胶汤加枣仁、生地等。

4.痰火上扰

证候:常感心慌、胸闷不安、烦躁不眠、头晕口苦,或痰多恶心、舌苔黄腻。治则:清化热痰、安神定志。主方:黄连温胆汤加减。

5.气滞血瘀

证候:心慌,胸闷如窒,心胸刺痛,或见唇甲青紫,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或结代。治则:活血化瘀宽心。主方:桃仁红花煎加减。

针灸疗法

取穴内关、间使、心俞、膻中、神门,巨阙、三阴交、太溪等,可采用针刺、温针、艾灸等。

食物宜忌

1.心血不足

宜食大枣、花生等食物,忌辛辣香燥。

2.心气虚弱

宜食山药、莲子等食物,忌生冷滋腻。

3.阴虚火旺

宜食百合、银耳等食物,忌香燥辛散。

汪博士健康频道让健康来得更轻松

长按







































专业治疗脸上白癜风医院
白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ogou11.net/fxbbszl/131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