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或白纹伊蚊叮咬传播。夏秋季是登革热的高发季节。
如果怀疑自己被蚊子叮咬,一旦出现发热、头疼、关节痛等症状,医院就诊,以便早期诊断治疗,避免引起重症。
1.登革热的发热有什么不同?
登革热一般是高烧,体温常常能达到39℃,甚至40℃。除发烧外,登革热患者常伴有骨头痛、头痛、肌肉痛,以及皮疹、出血点,在常规检查中可以发现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有的患者还可能出现拉肚子、肚子痛等消化道症状。
2.登革热的典型症状有哪些?
登革热有四个典型临床症状,可以通过以下症状判断患者是否罹患登革热。
1
突发高热
一两天内体温可升高到39℃~40℃,体温常持续一周不退;
2
体痛
感到头痛、眼眶痛、肌肉关节和骨骼痛,整个人觉得很疲乏;
3
发红
脸部、颈部、胸部及四肢皮肤发红,貌似“酒醉状”,甚至出现眼结膜充血、浅表淋巴结肿大、牙龈等无端出血等。
4
皮疹
以麻疹样和出血性皮疹为主,不高出皮肤。
3.登革热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登革热的潜伏期[被伊蚊叮咬到发病的时间]一般为3~15天,多数在5~8天即可发病。
登革热是一种全身性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典型的登革热病程分为三期,即急性发热期、极期和恢复期。
急性发热期
发热伴痛:患者通常急性起病,首发症状为发热,可伴畏寒,24小时内体温可达40℃。部分病例体温降低后再升高,呈双峰热型。发热时伴头痛,全身肌肉、骨骼和关节疼痛,明显乏力,并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皮疹开始出现:急性发热期一般持续2~7天。于病程第3~6天在颜面四肢出现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疹。
典型皮疹为见于四肢的针尖样出血点及“皮岛”样表现等。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现象,如皮下出血、注射部位瘀点瘀斑、牙龈出血、鼻衄及束臂试验阳性等。
极期
患者高热不退,或是病情加重,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渗漏,严重者可发生休克及其他重要脏器损伤等。
出现腹部剧痛、持续呕吐等重症预警指征往往提示极期的开始。
恢复期
患者病情好转,胃肠道症状减轻,进入恢复期。
部分患者可见针尖样出血点,下肢多见,可有皮肤瘙痒。
白细胞计数开始上升,血小板计数逐渐恢复。
多数患者表现为普通登革热,少数患者发展为重症登革热,个别患者仅有发热期和恢复期。
4.登革热如何确诊?
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可做出登革热的诊断。在流行病学史不详的情况下,根据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作出诊断。
1疑似病例
符合登革热临床表现,有流行病学史(发病前15天内到过登革热流行区,或居住地有登革热病例发生),或有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者。
2
临床诊断病例
符合登革热临床表现,有流行病学史,并有白细胞、血小板同时减少,单份血清登革病毒特异性IgM抗体阳性。
3
确诊病例
似或临床诊断病例,急性期血清检测出NS1抗原或病毒核酸,或分离出登革病毒或恢复期血清特异性IgG抗体阳转或滴度呈4倍以上升高。
牛博士小结
登革热是一种自限性疾病,通常预后良好,病死率较低。
但需要注意的是,一旦出现重症感染,医院治疗,防止病情恶化。
供稿
健康教育所
小编
冯宏伟
宁波市疾控中心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ogou11.net/zlfxbyy/77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