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上厕所用力排便
很多人有便秘的习惯,尤其是中老年人,消化功能变弱后大便不顺畅,因此在排便时往往需要用大力,造成腹内压增大,血压会迅速上升,增加心脏的负担,从而诱发心肌梗死。 专家建议,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或者老年人来说,排便切勿太过用力,若实在困难可借助药物等方式辅助排便。02
洗澡时
冬天洗澡时一不小心就容易洗太久,造成全身血管持续扩张,有心血管疾病的老人,长时间待在密闭缺氧的空间中,极容易出现大脑和心脏缺血。 专家建议,对于有心血管疾病患者或老年人来说,也不要在过饱或者过饥的情况下洗澡,洗澡的温度不宜过高,不宜太长。03
在酒席上
过年了,免不了参加各种酒席,很多人会喝点小酒,但酒精早已被证明,会引发大脑兴奋,心率加快,血压上升,诱发心律失常,如果本身就合并心血管疾病,则很容易出现冠状动脉痉挛或急性心梗。04
上网、打牌时
老人上网、打牌往往一坐下就是几个小时不动,情绪一旦出现起伏,血压就会上升,诱发心肌缺血。 专家建议在这种情况下,最好要在中间适当穿插一下运动,利于体内血液循环,且最好不要久坐不动的情况发生。05
看电视时
老年人喜欢看电视作为休闲,但长时间看电视会使得情绪波动,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尤其是大悲大喜的剧情,容易使血压上升,诱发心绞痛或者心肌梗塞。06
游泳时
无论是冬泳或者是在室内游暖池,心血管比较脆弱的人受到凉水或冷空气的刺激,很容易引发血管痉挛,出现冠状动脉缺血诱发心梗。07
吸烟
吸烟的危害一直存在,主要是导致动脉硬化,增加大面积心梗的危险,此外吸烟还会引发冠状动脉痉挛,收缩使得血管闭塞,发生心梗。08
晨起
在清晨,由于生物钟效应,刚睡醒时,交感神经兴奋度高,血液中各种激素水平上升,生理代谢活动加强,会促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一旦脱落或破裂则会阻塞血管,造成急性心梗。 这就是专家广泛认同的“魔鬼时刻”,应该在晨起在床上先活动下四肢后,在缓慢坐起穿衣。09
睡觉打鼾
不要小看睡觉“打呼噜”,这是心血管病人最容易出现问题的时刻,因为打呼噜会造成呼吸暂停,在低氧血症和心肌耗氧量增加的情况下,导致夜间急性心梗,建议睡觉打呼噜的人尽早治疗,排除风险。10
处于极度悲伤的状态
如果长时间不开心或者哭闹,很容易造成交感神经分泌大量激素,心跳加速,心脏泵血功能降低,引起心痛、气短和休克等问题。 专家提醒,冬季常被称为心血管病患者的“鬼门关”,其实常常就是因为这些患者做了不适当的事情,导致了血压的波动,从而造成了心梗或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因此要额外注意和小心!(图文转载自网络,如果侵犯作者权利,请及时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医院
中医科主治:根据中医天人相应整体观念,辩证施治的特点,对消化系统疾病(胃炎、胃溃疡、结肠炎、反流性食管炎、厌食症等);风湿免疫疾病;神经系统疾病(中风、帕金森综合症、情感疾病、失眠症等);肿瘤性疾病(食道癌、胃癌、肝癌、直肠癌、肺癌、卵巢癌等)。采用中药、针灸、推拿、理疗等方法系统治疗、调整阴阳、协调人体机能。
内科主治:三高症(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心脑血管疾病(冠心病、心肌梗塞、风心病、肺心病、脑梗塞)、胃溃疡、急慢性胃炎、肠炎、胰腺炎、胆囊炎、肾炎、膀胱炎等疾病。
针灸康复理疗科主治:(颈、肩、腰、腿痛)颈椎病、肩周炎、腱鞘炎、网球肘、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腰肌劳损、腰间盘突出、骨质增生、月子病腰疼、中老年腰腿痛、腰椎管狭窄、强直性脊柱炎、滑膜炎、半月板损伤、软组织损伤、韧带拉伤、扭伤、崴伤、老伤等、筋骨类病症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ogou11.net/fxbsszl/96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