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单位和个人有哪些权利?
《传染病防治法》第十六条规定:国家和社会应当关心、帮助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使其得到及时救治。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
《传染病防治法》第四十一条规定:在隔离期间,实施隔离措施的人民政府应当对被隔离人员提供生活保障;被隔离人员有工作单位的,所在单位不得停止支付其隔离期间的工作报酬。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单位和个人有哪些义务?
《传染病防治法》第十二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必须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有关传染病的调查、检验、采集样本、隔离治疗等预防、控制措施,如实提供有关情况。”发现传染病疫情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采取哪些措施?
《传染病防治法》第四十条规定:“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发现传染病疫情或者接到传染病疫情报告时,应当及时采取下列措施:对传染病疫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根据调查情况提出划定疫点、疫区的建议,对被污染的场所进行卫生处理,对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并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疫情控制方案;
在传染病暴发、流行地区,地方政府可以采取哪些紧急措施?
《传染病防治法》第四十二条规定:“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力量,按照预防、控制预案进行防治,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必要时,报经上一级人民政府决定,可以采取下列紧急措施并予以公告:(一)限制或者停止集市、影剧院演出或者其他人群聚集的活动;
(二)停工、停业、停课;
(三)封闭或者封存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食品以及相关物品;
(四)控制或者扑杀染疫野生动物、家畜家禽;
(五)封闭可能造成传染病扩散的场所。
医疗机构应如何安置被传染病人、疑似病人以及他们的密切接触者?
《传染病防治法》第三十九条第一款规定: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应当及时采取下列措施:
(一)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
(二)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
(三)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对拒绝或者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病人、疑似病人应如何处理?
《传染病防治法》第三十九条第一款规定:“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
供稿:李学军
编审:陈永红
编辑:李军容、姜开梅
制作:许琴
本周热点
?同心抗“疫”!澳门同胞向宜昌、枝江两地捐赠12万元爱心鸡蛋
?枝江美术家协会抗疫主题作品美爆了!
?枝江无新增!宜昌市卫生健康委关于全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通报
?北山超市:抗“疫”保供显担当
?枝江:“中国好人”在“疫”线
?今天,枝江又有7例确诊患者出院,累计出院28例!
?今天,枝江已有人收到“爱心大礼包”!
?枝江无新增!宜昌市卫生健康委关于全市新冠肺炎疫情通报
?爱心源源不断,助力枝江抗疫!
?枝江:有种感动叫“我有魔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ogou11.net/fxbsszl/8967.html